
(1) [waste one's breath;spend one's breath;whistle down the wind] 白白耗費口舌,解決不了問題
九公何苦徒費唇舌!你這鄉談暫且留著,等小弟日後學會再說罷。——《鏡花緣》
(2) ——亦作“徒廢唇舌”
“徒費唇舌”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白白耗費口舌,說的話沒有實際作用或效果,常用于形容勸說、争辯等行為未能達到預期目的。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出自清代李汝珍的《鏡花緣》第二十八回:“九公何苦徒費唇舌!你這鄉談暫且留著,等小弟日後學會再說罷。”。
使用場景
近義詞與反義詞
英文翻譯
可譯為“waste one’s breath”或“whistle down the wind”,均表示“白費口舌”。
注意:部分例句來源于網絡(如),因權威性較低,建議結合具體語境使用。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鏡花緣》原文或權威詞典。
《徒費唇舌》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白費口舌,形容勸說無濟于事,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徒費唇舌》的部首是彳(辶),分為兩個部分:彳和⺪。
根據《康熙字典》的筆畫數計算,徒費唇舌的總筆畫數為18畫。
《徒費唇舌》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繼盛的《左忠毅公傳》,後來成為成語廣為流傳。
在繁體字中,徒費唇舌的寫法為「徒費唇舌」。
在古代漢字中,徒費唇舌的寫法和現在基本相同,沒有明顯變化。
他不聽勸告,徒費唇舌。
無論你怎麼勸說,對方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實在是徒費唇舌。
徒勞、費力、譏刺、無用、枉然
白費、空費、枉費、白提、徒手
見效、有用、見成果、奏效、有效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