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anut] 〈方〉∶花生
馬鈴薯。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土豆漢語 快速查詢。
“土豆”一詞在不同語境和地區中有多種含義,以下是綜合解釋:
植物學含義
土豆是馬鈴薯的通用别稱,屬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産于南美洲,現廣泛種植于全球。其塊莖可食用,外皮多為土黃色,内部肉質含豐富澱粉、維生素C、鉀等營養成分。
方言差異
如需更詳細分類或曆史溯源,可參考植物學資料或方言詞典。
土豆是指一種植物,科學名稱為馬鈴薯。它是一種塊莖作物,為全球人類主食之一。土豆的主要特點是富含澱粉和維生素,可以作為主食或配菜食用。
土豆的拆分部首是「土」和「豆」,其中「土」常作為植物的部首,表示與土地、農業相關;「豆」則是植物的一部分,表示與豆類作物相關。它的總筆畫數為12。
土豆最早起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地區,可能是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被人類發現和馴化。由西班牙人傳入歐洲後,又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
在繁體字中,土豆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都是「土豆」。
古代漢字對土豆這個概念并無具體的寫法,因為土豆是南美洲的特産,古代中國人并不熟悉這種作物。
1. 今晚的晚餐有炒土豆絲和烤雞腿。
2. 奶奶種了很多土豆,我們明年就*********到新鮮的土豆了。
3. 這個卡通形狀的玩具真像一個笑臉土豆。
土豆可以組成許多相關的詞彙,如土豆泥、土豆片、土豆炖肉等。
馬鈴薯、洋芋是土豆的近義詞。
反義詞取決于具體語境,一般來說,沒有固定的反義詞與土豆對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