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五德之一。古以五行相生相克附會王朝命運,謂土勝者為得土德。《史記·五帝本紀》:“﹝ 軒轅 ﹞有土德之瑞,故號 黃帝 。” 司馬貞 索隱:“ 炎帝 火, 黃帝 以土代之。”《漢書·張蒼傳》:“ 蒼 為丞相十餘年, 魯 人 公孫臣 上書,陳終始五德,言 漢 土德時,其符黃龍見,當改正朔,易服色。” 唐 張說 《聖德頌》:“稽諸瑞典,昔祚 軒皇 ;而今表聖,土德以昌。”
(2).大地的功德。 清 金農 《客來自覃懷見饷地黃奉酬十韻》:“靈品彰土德,流膏藴精腴。”
(3).用稱帝後的功德。 明 徐渭 《五色鹦鹉黃鹦鹉并是聖母所馴》詩之三:“飲啄定應歌帝力,生成何幸稟中央,千秋萬歲歡無極,土德坤輿本肇祥。”
“土德”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五行學說中的哲學概念
二、文化引申含義
三、特殊用法 明代徐渭詩句中,“土德”被用來稱頌帝王功德,體現與皇權的關聯。
提示:若需具體文獻案例(如《漢書·張蒼傳》原文),可查閱古籍或權威詞典進一步驗證。
土德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土”和“德”兩個字組成。
“土”字的部首是“土”,它具有3個筆畫;“德”字的部首是“彳”,它具有9個筆畫。
土德一詞最早出現于《荀子》一書,是作者荀子用來描述人和國家的一種品質和美德。土代表着土地、鄉村、農耕等,德代表着道德、品德、美德等。
土德的繁體字為「土德」。
在古代漢字中,土德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保持類似的意思。例如,土字在古代可能寫作「土圭」;德字在古代可能寫作「德舌」。
1. 他具有高尚的土德,深受人們的尊敬和喜愛。
2. 這個國家以傳統的土德為核心價值觀。
土地、土壤、耕地、農耕、德行、道德、美德等。
品德、美德、高尚、道德等。
丑德、惡德、不德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