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凝脂。多形容梅花。 宋 陳亮 《滴滴金·梅》詞:“畫角吹香客愁醒,見梢頭紅小。團酥翦蠟知多少,向風前,壓春倒。” 宋 尤袤 《蠟梅》詩:“團酥與凝蠟,難學是生香。”
“團酥”一詞在不同語境中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文學意象中的含義(主要見于宋代詩詞)
二、現代語言中的引申義 2.形容食物酥脆:現代部分詞典解釋為“食物烹饪後呈團狀且口感酥脆”,如炸制面點等,但此用法在古籍中未見記載,可能是詞義的現代延伸或誤用。
注意:兩種釋義的權威性來源存在差異。文學意象解釋源自宋代詩詞及古籍注解(),而食物相關釋義僅見于個别現代詞典。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若用于文學賞析需優先參考古義。
《團酥》是一個詞語,有多重含義。它可以指代一種傳統的中式點心,也可以表示某種食物或者材料的質地。此外,團酥還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性格或者風格。
詞語《團酥》由“囗”和“酥”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囗”是圍牆的意思,而“酥”是金字旁。
拼寫《團酥》共有8畫。
《團酥》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學作品和食譜。在古代詩詞中,經常可以看到使用團酥來形容食物的質地細膩、口感酥軟。
對應的繁體字為「團酥」。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多次演變與改革。但是具體到《團酥》這個詞,它的寫法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古人寫團酥的方式和現代差不多,仍然是用“囗”和“酥”兩個字組合的形式。
1. 她做的團酥又香又脆,讓人一口接一口。
2. 這個藝術家的作品總是給人以團酥的感覺,讓人陶醉其中。
1. 團酥點心
2. 脆皮團酥
3. 糖酥
4. 酥皮
1. 酥軟
2. 清脆
3. 香甜
4. 細膩
1. 硬脆
2. 堅實
3. 粗糙
4. 幹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