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投石超距的意思、投石超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投石超距的解釋

古代軍中的習武練功活動。《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王翦 使人問軍中戲乎?對曰:‘方投石超距。’” 司馬貞 索隱:“超距,猶跳躍也。” 宋 李綱 《辭免知樞密院事》:“猛将輻湊,各喋血乘勝之有聞;壯士雲屯,皆投石超距之可用。” 明 唐順之 《條陳薊鎮練兵事宜》:“請於常廪之外多儲金錢,以賞其用命者,以作其投石超距之氣。”亦作“ 投石拔距 ”。《漢書·甘延壽傳》:“投石拔距,絶於等倫。”亦省作“ 投石 ”。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闕投石之猛志,無飛矢之麗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投石超距”是古代軍事訓練中的一種綜合性習武活動,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古代士兵通過投擲石塊(投石)和跳躍練習(超距)來增強體能和戰鬥技能的訓練項目。

  2. 詞語結構

    • 投石:原指用機械或人力投擲石塊(如《史記》提到“立木為機發之”),後泛指力量與投射訓練。
    • 超距:即跳躍動作,強調敏捷性與爆發力,類似現代障礙訓練。

曆史出處

用法與延伸

文化意義

這一訓練體現了古代軍隊對士兵體能和實戰技能的雙重重視,也反映了冷兵器時代軍事準備的務實特點。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投石超距

投石超距是一個成語,它指的是投擲的力量或影響力超出了本來應有的範圍。比喻某種行動或言論具有遠遠超過預期效果的能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投石超距的字分别由“⼿”、“石”、“超”和“⾏”組成。其中,“⼿”和“⾏”為手部的部首,“石”為象形字,表示石頭,“超”表示超過。

投:⼿(4畫)+ 周圍

石:⼿(4畫)+ 周圍

超:⼀(1畫)+⼧(2畫)+ 周圍

行:⾆(7畫)+ ⾏(6畫)+ 周圍

來源與繁體

投石超距最早可以追溯到晉朝郭璞的《晉書·樂志傳》:“(王敦)推心為五鬥米折矢之表,言在位者以夕惑豫卧煙石超藍。”後來成為了一個慣用語。在繁體字中,投石超距的拼寫為「投石超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沒有規範的漢字拼寫,因此投石超距的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康熙字典》确立的字形是現代标準漢字字形的重要參考,對于投石超距而言,其字形可以認為與現代相同。

例句

他的演講激發了聽衆的熱情,投石超距,讓每個人深受啟發。

組詞

投石破月、投籌應策、豪放不羁、澎湃激昂。

近義詞

力不從心、贊不絕口、驚喜連連。

反義詞

茅塞頓開、買椟還珠、黔驢技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