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銅照的意思、銅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銅照的解釋

銅鏡。古代以青銅為鏡。 唐 李商隱 《燒香曲》:“玉珮呵光銅照昏,簾波日暮衝斜門。” 朱鶴齡 注:“銅照,鏡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銅照"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并非獨立收錄的常見詞條,其核心含義需結合"銅"與"照"的語義及曆史文化背景進行解析。根據古代器物學與文獻研究,"銅照"主要指向以下含義:

一、字面本義:銅制的照容用具

指古代以青銅鑄造的鏡子,即"銅鏡"。其功能是利用打磨光亮的銅面反射影像以供梳妝:

二、文化象征:權力與審美的載體

銅鏡在傳統文化中超越實用工具,被賦予多重象征意義:

三、引申用法:時光的隱喻與工藝代稱

在文學與工藝領域,"銅照"衍生出特殊指代:


權威參考文獻:

  1. 李學勤《中國青銅器概說》(中華書局,2016年)
  2. 孔祥星《中國古代銅鏡研究》(故宮出版社,2014年)
  3. 國家博物館《鏡裡千秋:中國古代銅鏡文化》(北京三聯書店,2020年)
  4.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鏡"字條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多來源信息綜合,“銅照”一詞的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古代用青銅制成的鏡子。該詞屬于實物名詞,特指青銅器時代用于照容的生活用具,其表面經打磨後可反射影像,唐代李商隱《燒香曲》中“玉珮呵光銅照昏”即為此類器物的文學化表述。

二、出處與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如:

  1. 李商隱詩句“銅照昏”描述銅鏡在昏暗環境中的使用場景
  2. 清代朱鶴齡注本中明确标注“銅照,鏡也”

三、字義分解

擴展說明: 青銅鏡在我國最早見于齊家文化遺址(約公元前2000年),至漢代工藝達到鼎盛。由于青銅易氧化,古代銅鏡需定期打磨維護,這與文獻中“昏”字描述的使用狀态相印證。該詞現代已不常用,多見于古籍文獻研究領域。

别人正在浏覽...

闇懦白練迸騞變躬遷席薄寒采蓄餐松飲澗瞋心俦伴蠢左珰環鄧橘董其昌陡趄遁隱憤世疾俗改革開放高辛含霜或者甲次将無作有堅守不渝驕宕澆危積代借花獻佛近天灸治客次窟儡子兩腳羊廉退摟賬渌蟻蠻髦蠻野穆哀南洪北孔尼龍僻濫錢袋舍講使性謗氣書録疏險私約酸號讨惡剪暴渟膏銅磨笴痛坐網捕微要物阜民康險浮消黯誵訛小貓熊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