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葉的意思、通葉的詳細解釋
通葉的解釋
指某些字改讀某音,使諧韻。 劉師培 《文說·和聲篇》:“後世韻書既設,通葉亦寬……若 昌黎 之詩,以‘城’葉‘江’, 杜牧 之曲,以‘信’葉‘深’, 姜夔 以‘陰’葉‘雲’, 陸遊 以‘寄’葉‘水’,或數韻通葉,或四聲失調,則又用韻之失矣。”
詞語分解
- 通的解釋 通 ō 設有阻礙,可以穿過,能夠達到:通風。通天。通氣。通宵。通行。通過。通衢。貫通。四通八達。曲徑通幽。 懂得,徹底明了:通曉。通徹。通今博古。通情達理。 傳達:通令。通訊。通報。通告。通知。通緝。
- 葉的解釋 葉 (葉) è 植物的營養器官之一:樹葉。菜葉。葉子。葉落歸根。一葉知秋。一葉蔽目(喻目光短淺,常被眼前細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遠處、大處。亦稱“一葉障目”)。 像葉子的:鐵葉。百葉窗。 同“頁”。 世
網絡擴展解釋
“通葉”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古代詩詞韻律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定義:指在詩詞創作中,為了押韻和諧,臨時改變某些字的讀音,使其符合韻部要求。例如古韻中不同韻部的字(如真、文、元、寒、删、先)在特定情況下可通葉。
應用與示例
-
古代詩詞中的使用:
- 韓愈曾以“城”葉“江”,杜牧以“信”葉“深”,姜夔以“陰”葉“雲”,陸遊以“寄”葉“水”。
- 宋代陸文圭詩句“象鼻巧能通葉柄”中,“通葉”可能暗含諧韻技巧。
-
音韻學背景:
- 後世韻書放寬通葉規則,但若濫用可能導緻“四聲失調”或用韻錯誤(如韓愈、杜牧的争議案例)。
注意事項
- 通葉是古人因語音演變或方言差異采取的變通手段,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
- 需結合具體曆史語境分析,不可隨意套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或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通葉的意思
《通葉》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結合在一起的葉子”,用來形容多個葉子連在一起的成果。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通葉》這個詞的部首是“艸”(草字頭),它的筆畫數是“9”(包括橫、豎、撇、捺等拆解部分的筆畫數)。
來源和繁體形式
《通葉》一詞是由現代漢字創造形成的,沒有古代的源頭。它的繁體形式是「通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對于《通葉》的意思,可以借用其他字的組合來表達,沒有單獨的古代字形。
例句
1. 這束花的通葉緊密地連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漂亮的花球。
2. 幹草捆上的通葉部分雜亂,需要重新拆散并綁好。
組詞
通葉的相關詞語有:通草、通枝、通杆、通枝葉。
近義詞
通葉的近義詞有:合葉、連葉、融葉。
反義詞
通葉的反義詞有:分葉、獨葉、散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