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穴的意思、同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穴的解釋

(1).《詩·王風·大車》:“穀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皦日!”後以“同穴”指夫妻合葬。亦用以形容夫婦相愛之堅。 晉 潘嶽 《******賦》:“要吾君兮同穴,之死矢兮靡佗。” 唐 陳子昂 《唐故袁州參軍李府君妻清河張氏墓志銘》:“永惟同穴之儀,仰遵歸祔之典。” 清 戴名世 《汪烈婦傳》:“亡夫尚在淺土未葬,異日得一抔之土,與同穴可也。”

(2).謂共同穴居。 晉 左思 《魏都賦》:“搉惟 庸 蜀 與鴝鵲同窠, 句吳 與鼃黽同穴。”《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笃》:“於是同穴裘褐之域,共川鼻飲之國,莫不袒跣稽顙,失氣虜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同穴”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釋義可歸納為以下兩類:

一、主要含義

  1. 夫妻合葬,象征堅貞愛情
    源自《詩經·王風·大車》:“谷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皦日!”(生時雖分隔兩地,死後願同葬一穴;若你不信此言,可對皎日發誓!)

    • 文化内涵:古人以此表達夫婦生死不離的深情,成為忠貞愛情的象征。例如唐代元稹《遣悲懷》詩:“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抒發對亡妻的哀思。
    • 實例佐證:考古發現如唐代夫妻合葬墓,印證了“生同衾,死同穴”的習俗。
  2. 共同穴居
    指不同族群或生物共同居住于洞穴中,多見于文獻記載。例如《後漢書》描述“同穴裘褐之域,共川鼻飲之國”,反映古代某些部落的生活方式。

二、用法與延伸

三、總結

“同穴”既承載着古代婚戀觀中對忠貞的極緻追求,也記錄了早期人類或族群的生活狀态。其語義演變體現了語言與文化、習俗的深度交織。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同穴的意思

《同穴》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同處一個地方,亦可指同一家族、同一血統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同穴》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口”和“穴”,拆分的筆畫為5畫。

來源

《同穴》最早出現在《論語·述而》中的一段話:“周監于三代之所同穴”。“三代之所同穴”即指周公、召公、孔子三人都曾居住在同一個地方。

繁體

繁體字為「同穴」,發音為tóng xu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康熙字典》中的寫法為「童窟」,意味着同為孩童。

例句

他們三個人将要同穴生活在一座山洞中,過着與外界隔絕的生活。

組詞

同類、同門、同鄉、同寝等。

近義詞

同室、同處、同居。

反義詞

異室、分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