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同穴的意思、同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同穴的解释

(1).《诗·王风·大车》:“穀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后以“同穴”指夫妻合葬。亦用以形容夫妇相爱之坚。 晋 潘岳 《******赋》:“要吾君兮同穴,之死矢兮靡佗。” 唐 陈子昂 《唐故袁州参军李府君妻清河张氏墓志铭》:“永惟同穴之仪,仰遵归祔之典。” 清 戴名世 《汪烈妇传》:“亡夫尚在浅土未葬,异日得一抔之土,与同穴可也。”

(2).谓共同穴居。 晋 左思 《魏都赋》:“搉惟 庸 蜀 与鴝鹊同窠, 句吴 与鼃黽同穴。”《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於是同穴裘褐之域,共川鼻饮之国,莫不袒跣稽顙,失气虏伏。”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同穴”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释义可归纳为以下两类:

一、主要含义

  1. 夫妻合葬,象征坚贞爱情
    源自《诗经·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生时虽分隔两地,死后愿同葬一穴;若你不信此言,可对皎日发誓!)

    • 文化内涵:古人以此表达夫妇生死不离的深情,成为忠贞爱情的象征。例如唐代元稹《遣悲怀》诗:“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抒发对亡妻的哀思。
    • 实例佐证:考古发现如唐代夫妻合葬墓,印证了“生同衾,死同穴”的习俗。
  2. 共同穴居
    指不同族群或生物共同居住于洞穴中,多见于文献记载。例如《后汉书》描述“同穴裘褐之域,共川鼻饮之国”,反映古代某些部落的生活方式。

二、用法与延伸

三、总结

“同穴”既承载着古代婚恋观中对忠贞的极致追求,也记录了早期人类或族群的生活状态。其语义演变体现了语言与文化、习俗的深度交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同穴的意思

《同穴》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同处一个地方,亦可指同一家族、同一血统的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同穴》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口”和“穴”,拆分的笔画为5画。

来源

《同穴》最早出现在《论语·述而》中的一段话:“周监于三代之所同穴”。“三代之所同穴”即指周公、召公、孔子三人都曾居住在同一个地方。

繁体

繁体字为「同穴」,发音为tóng xué。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康熙字典》中的写法为「童窟」,意味着同为孩童。

例句

他们三个人将要同穴生活在一座山洞中,过着与外界隔绝的生活。

组词

同类、同门、同乡、同寝等。

近义词

同室、同处、同居。

反义词

异室、分居。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