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惡相助的意思、同惡相助的詳細解釋
同惡相助的解釋
亦作“ 同惡相恤 ”。謂對共同憎惡者,必相互援助以對付之。《左傳·闵公元年》:“《詩》雲:‘豈不懷歸,畏此簡書。’簡書,同惡相恤之謂也。” 孔穎達 疏:“諸侯有事,則書之於簡,遣使執簡以告命。告則須救,故畏而不歸也。此簡書者,同有所惡則相憂之謂也。”《史記·吳王濞列傳》:“同惡相助,同好相留……今 吳王 自以為與大王同憂,願因時循理,棄軀以除患害於天下。”《六韬·發啟》:“與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惡相助……故無甲兵而勝。”
詞語分解
- 同惡的解釋 共同作惡。亦指共同作惡者。《左傳·昭公十三年》:“對曰:‘無與同好,誰與同惡?’” 陸德明 釋文:“好、惡,并如字。”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文章》:“ 馬季長 佞媚獲誚, 蔡伯喈 同惡受誅。”
- 相助的解釋 互助;協助友愛相助詳細解釋互助。《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網絡擴展解釋
“同惡相助”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共同憎惡某一對象的人相互勾結、彼此協助以達成目的。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該成語形容立場相同(尤其指向負面)的群體或個體因共同利益或敵意而聯合行動,常含貶義,多用于描述壞人之間的勾結。
- 另一種解釋延伸為“對共同憎惡者必相互援助以對付之”,出自《史記·吳王濞列傳》。
2.出處與背景
- 源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吳王濞列傳》:“同惡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趨,同利相死。”。此處原指諸侯因共同目标(如對抗朝廷)而聯合。
3.結構與發音
- 發音:通常讀作 tóng wù xiāng zhù(部分資料标注為 tóng è xiāng zhù,但前者更常見)。
- 結構:由“同”(共同)、“惡”(憎惡或壞事)、“相助”(互相幫助)三部分構成,強調共同立場下的協作。
4.用法與示例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賓語,如:“他們同惡相助,企圖掩蓋罪行。”
- 近義詞:同惡相恤、狼狽為奸。
- 英語翻譯:The wicked help the wicked.。
5.注意事項
- 該成語多用于負面語境,需根據上下文判斷是否含批判色彩。例如曆史事件中可能僅描述客觀結盟行為,而現代使用更傾向貶義。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參考《史記》原文或權威詞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同惡相助
《同惡相助》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互相合作,共同從事壞事或做惡。
拆分部首和筆畫:該成語拆分為兩個部分,分别是“同”和“惡相助”。
來源:《同惡相助》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德觀念。它是指在社會中,一些人因為相互勾結、合作,共同從事壞事或做惡,使犯罪行為得以發展。
繁體:《同惡相助》的繁體字為“同惡相助”。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一些漢字可能有一些不同的形态和結構。就《同惡相助》來說,可能在古代漢字構造方面會有一些差異,但整體的意義是相同的。
例句:他們兩人勾結在一起,同惡相助,犯下了嚴重的罪行。
組詞:同夥、惡劣、助纣為虐。
近義詞:勾結、合謀、串通。
反義詞:正直、道義、公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