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銅烏的意思、銅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銅烏的解釋

銅制的烏形測風儀器。亦稱相風烏。《三輔黃圖·台榭》:“ 長安 宮南有靈臺,高十五仞……有相風銅烏,遇風乃動。” 唐 盧照鄰 《失群雁》詩:“欲隨石燕沉 湘水 ,試逐銅烏繞帝臺。” 清 孫枝蔚 《立春後十日喜無大風》詩:“春江吾拟買蘭橈,惟怕銅烏影動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銅烏是古代測風儀器的專稱,其形制與功能在漢語典籍中有明确記載。據《三輔黃圖》描述,銅烏為銅制鳥形裝置,通常立于高竿頂端,因鳥首可隨風向轉動,故用于測定八方來風。此物盛行于漢晉時期,《後漢書·張衡傳》記載其"候風之所,必立銅烏",印證了其在氣象觀測中的實用價值。

該器物在《辭源》中被定義為"測風之器",其構造原理源自空氣動力學:銅烏腹部中空,尾部開孔,當風力作用于鳥身時,氣流通過孔洞産生鳴響,古人據此判斷風力強弱。唐代徐堅《初學記》引《觀象玩占》詳述其制:"銅烏銜花,仰首視風,夏至則銜丹蓂",說明其設計已融入節氣觀測功能。

銅烏在文學作品中常作典故使用,如庾信《馬射賦》"華蓋平飛,銅烏細轉",以銅烏的動态暗喻風向變化。宋代《太平禦覽》載漢長安城建章宮置銅烏,與銅鳳凰構成完整的皇家氣象觀測體系,印證其在古代建築中的特殊地位。現存最早的實物見于洛陽出土的東漢陶樓模型,其屋頂銅烏構件與文獻記載高度吻合。

網絡擴展解釋

“銅烏”是中國古代用于測風的一種儀器,其具體含義及文化背景可歸納如下:

  1. 基本定義
    銅烏是一種銅制的烏形(烏鴉形狀)測風裝置,又稱“相風烏”。它通過觀察烏身隨風轉動的方向來判斷風向,是古代氣象觀測的重要工具。

  2. 曆史記載與功能
    據《三輔黃圖·台榭》記載,漢代長安宮的靈台上設有銅烏,高十五仞(約35米),“遇風乃動”。此類儀器多置于高台或建築頂端,利用烏鴉造型的輕盈特性感知風向,兼具實用性與裝飾性。

  3. 文學中的意象
    銅烏在詩詞中常被用作象征自然力量或時光流逝的意象。例如:

    • 唐代盧照鄰《失群雁》:“試逐銅烏繞帝臺”,暗喻對風向變化的無奈;
    • 清代孫枝蔚詩句提及“銅烏影動搖”,表達對天氣的觀察。
  4. 科學價值
    作為早期風向器,銅烏體現了古代中國對氣象學的探索,其設計原理與現代風向标相似,展現了古人将藝術與科技結合的能力。

總結來看,“銅烏”不僅是實用儀器,更承載了曆史、文學與科技的多重文化意義。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形制或演變,可參考《三輔黃圖》等古籍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矮子觀場标立察今知古晨齋馳戀剉折堤川疊宿鳄溪風瘧苻婁夫稅扶抟膏沃勾萌挂匾股本故步自畫軌塵國法歡言渾壹貨件降戾绛紗幔将事姜張嶕峣階除驚濤駭浪井渫不食金素基色祭亭儁出裂膚蛎蚝六輔渠梅園莫須有腦鑿子謙挹奇拔驅镳融畼乳犢不怕虎審觀守適樹兵稣活俗學泰河貪求無已填宮天黑倜傥不羁桐城無所事事下陵上替小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