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幼無知。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滕茂實》:“我室年尚少,兒女皆童頑。”
“童頑”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童頑”指年幼無知,多用于形容孩童天真懵懂的狀态。其中“童”指兒童,“頑”有愚鈍、固執之意,組合後強調因年齡小而缺乏世事認知()。
若需進一步查閱具體詩句或文獻原文,可參考《齊東野語》及唐宋詩詞集。
童頑(tóng wán)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兒童天真、調皮搗蛋的行為。下面将介紹童頑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詞語。
童頑由“童”和“頑”兩個字組成。其中,“童”是指兒童,“頑”是指調皮搗蛋。部首分别是“竹”和“頁”,所以可以按照這兩個部首進行拆分。
童(8畫):亻(2畫)+ 竹(6畫)
頑(9畫):頁(5畫)+ 犬(4畫)
童頑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典籍《論語·為政》中的一句話:“得其(子)才,諸童子皆能讓”。其中,“童子”指的就是兒童,而“讓”則表示乖順、聽話。從這句話可以看出,童子的天真可愛和頑皮調皮在古代就已經被人們所關注和稱道。
繁體字“童頑”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沒有變化。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經曆了一些變化。而“童頑”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為“童頑”,其中“童”和“頑”分别由相應的部首和構造組成。
1. 他是個很頑皮的童頑,經常搗蛋。
2. 賽琳娜小時候十分調皮,是個典型的童頑。
1. 頑劣:用來形容行為惡劣、頑皮的意思。
2. 頑童:特指調皮搗蛋的兒童,具有天真活潑的特點。
3. 頑固:形容堅持己見,不易改變的态度。
與童頑相反的詞是乖巧(guāi qiǎo),指的是乖巧聽話,不調皮搗蛋的行為。
總之,童頑一詞描述了童年時充滿調皮、搗蛋的天真行為,是一個常用詞彙,用以形容兒童的活潑可愛。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為“竹”和“頁”,來源可以追溯到《論語·為政》,古代寫法為“童頑”。同時,還給出了例句,相關詞語以及反義詞,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詞彙。【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