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商的意思、通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商的解釋

[(of nations)have trade relations] [國家或地區之間] 建立或存在貿易關系

詳細解釋

(1).互易商貨。《左傳·闵公二年》:“務財訓農,通商惠工。” 孔穎達 疏:“通商販之路,令貨利往來也。”《國語·晉語四》:“輕關易道,通商寬農。”《北史·袁翻傳》:“無防寇禦賊之心,唯有通商聚斂之意。”《宋史·食貨志下三》:“凡通商州軍,在 京西 者為南鹽,在 陝西 者為西鹽,若禁鹽地則為東鹽。”

(2).多指國與國之間進行貿易。 ********* 《革命軍人不可想升官發財》:“通商是做甚麼事呢?就是把 中國 的土貨運出去賣,把他們的洋貨運進來賣。”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通商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通商”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定義與核心含義

通商指國家或地區之間進行貿易往來,建立商品交換關系。其核心是通過商品流通促進經濟合作,既包含古代互市行為,也涵蓋現代國際貿易。


曆史發展與文獻依據

  1. 古代起源

    • 最早見于《左傳·闵公二年》:“務財訓農,通商惠工”,指通過商品流通促進手工業與農業發展。
    • 《國語·晉語四》提到“輕關易道,通商寬農”,強調簡化貿易關卡以促進經濟。
  2. 近代演變

    • 孫中山在論述中明确通商為“将中國土貨運出,洋貨運入”的貿易行為,體現近代中外貿易特征。

現代應用與擴展


近義詞與語境示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通商的曆史案例或政策,可參考《宋史·食貨志》等文獻,或查閱國際貿易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通商

通商是一個漢語詞彙,由“通”和“商”兩個字組成。

“通”字的部首是辵,總筆畫數為10。它的繁體字是「通」,古時候漢字寫法略有差異。

“商”字的部首是口,總筆畫數為5。它的繁體字是「商」,同樣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上有所改變。

通商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商貿發達的中國曆史。通商的意思是商業往來或貿易交流。

以下是通商的一些例句:

1. 兩國籤署了一項通商協定。

2. 這個國家積極推動通商政策,吸引外商投資。

通商的組詞:通商口岸、通商自由、通商條件。

通商的近義詞:貿易、商業往來。

通商的反義詞:禁商、封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