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铜雀的意思、铜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铜雀的解释

(1).铜制的鸟雀。《三辅黄图·建章宫》:“古歌云:‘ 长安 城西有双闕,上有双铜雀,一鸣五穀成,再鸣五穀熟。’” 南朝 梁简文帝 《和藉田诗》:“鳐鱼显嘉瑞,铜雀应丰年。”

(2).指 铜雀台 。 南朝 陈 张正见 《铜雀台》诗:“凄凉 铜雀 晚,摇落墓田通。” 唐 杜牧 《赤壁》诗:“东风不与 周郎 便, 铜雀 春深锁二 乔 。”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蒋珊渔残稿》:“泪尽英雄公一笑, 魏 家 铜雀 晋 铜驼 。”参见“ 铜雀臺 ”。

(3).亦作“ 铜爵 ”。传说中的 秦始皇 名马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 秦始皇 有七名马:追风、白兔、躡景、犇电、飞翮、铜爵、神鳧。”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秦始皇马》:“有七名马……六曰铜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铜雀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专有名词,具有多重含义:

一、建筑名称

铜雀最初指东汉末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建造的高台,名“铜雀台”。该建筑群包含铜雀、金虎、冰井三台,以铜雀台最为著名。《水经注·浊漳水》记载:“邺西三台,中曰铜雀台,高十丈,有屋百馀间。”此处是曹操宴饮宾客、彰显权势的场所,后成为三国文化的重要象征。

二、器物代称

因铜雀台顶端装饰有巨型铜制雀形雕塑,“铜雀”亦代指此类礼器。《历代赋汇·铜雀瓦砚赋》提到“铜雀”造型工艺,反映了古代建筑装饰艺术。唐代诗人杜牧《赤壁》中“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即以“铜雀”借指曹操的政治野心。

三、文学意象

在诗词典故中,“铜雀”常承载历史兴衰的隐喻。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写道:“生前一笑轻九鼎,魏武何悲铜雀台”,通过铜雀台抒发对权力更迭的感慨。宋代《太平御览》收录多篇涉及铜雀台的赋文,强化了其文化符号地位。

四、地理标识

后世将邺城遗址称为“铜雀”,如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描述:“邺城西北隅即铜雀苑址。”现代考古研究中,“铜雀三台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来源:汉典“铜雀”词条、《汉语大词典》、《水经注》、杜牧《赤壁》诗集注)

网络扩展解释

“铜雀”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铜制鸟雀装饰

指古代建筑或器物上的铜制鸟类造型。例如《三辅黄图》记载,汉代长安城西的双阙上曾有“双铜雀”,象征祥瑞,鸣叫预示五谷丰登。南朝梁简文帝的诗句“铜雀应丰年”也印证了这一意象。


二、铜雀台(历史建筑)

特指三国时期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修建的铜雀台。该建筑以楼顶立铜雀得名,是曹操宴饮赋诗、彰显功绩的场所。唐代杜牧《赤壁》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即以铜雀台为历史背景,暗喻曹操若胜则江东二乔将被掳至此地。


三、秦始皇名马别称

古籍《古今注》记载,秦始皇有七匹名马,其中第六匹名为“铜爵”(亦作“铜雀”),与“追风”“白兔”等并列。此释义较为冷僻,多见于历史文献。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伴郎包赔驳乐衬手粗重调选诽讟丰重封子夫粟干害耕藉跟衣公家婆姨官仕还麦还醒豪劲毫无二致核果滑愍幻梦件目亟缚屣惊迮睽合烂泥力场龙虎榜蛮鞭盲人没头告示猛干门家闹吖吖内衷偶世翩反峭坂桥陵樵苏客塞路设重十败史迁实字守押四方辐辏四诗四眺私用逃嫁田埜童奴屠割沃州人武陵蛮响珰珰纤玉肖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