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銅律的意思、銅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銅律的解釋

銅制的定音、候氣的儀器。《新唐書·禮樂志十一》:“ 文收 既定樂,復鑄銅律三百六十、銅斛二、銅秤二、銅甌十四、秤尺一。” 前蜀 韋莊 《冬日長安感志寄獻虢州崔郎中二十韻》:“纔驚素節移銅律,又見玄冥變玉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銅律”是一個具有曆史和文化内涵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如下:

基本解釋

銅律指銅制的定音、候氣儀器,主要用于古代樂律校準和節氣觀測。該詞最早見于《新唐書》等文獻,體現了古代中國在音樂與天文領域的精密技術。


具體含義與用途

  1. 功能屬性

    • 作為定音樂器:通過銅制管狀結構确定音高标準,用于樂器調律(如編鐘、編磬等)。
    • 作為候氣儀器:通過銅管長度變化觀測節氣更替,與古代天文曆法密切相關。
  2. 曆史記載

    • 唐代張文收曾鑄造銅律360件,并配套銅斛、銅秤等度量衡器具(《新唐書·禮樂志》),說明其與古代标準化制度相關。
    • 前蜀詩人韋莊在詩中提到“素節移銅律”,以銅律象征季節變遷,印證其候氣功能。
  3. 相關器物
    常與銅斛(量器)、銅秤(衡器)等并列記載,反映古代“音律-度量衡”一體化的科學體系。


其他語境中的延伸

需注意,在哲學領域(如北京大學趙敦華教授提出的“金律、銀律、銅律、鐵律”),“銅律”被定義為非道德律,指代價值中立的行為準則。但這一用法與古代儀器的“銅律”無直接關聯,屬同名異義現象。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音律儀器或道德哲學分類,可查閱《新唐書》樂志篇或倫理學相關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銅律》的意思

《銅律》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用銅制作的法器,用于樂曲演奏中起調節音律的作用。也可泛指其他材質的類似法器。

《銅律》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銅律》的部首是金,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長和鉤。它的總筆畫數是14。

《銅律》的來源

《銅律》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樂器演奏中使用的銅制法器。銅律通過調整法器的長短來改變音的高低,以達到演奏音樂的需要,因此得名。

《銅律》的繁體

《銅律》的繁體字為「銅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銅律》的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隻是字形有些許差異,如「銅」的上部分是「釒」字旁,「律」的左邊是「彳」字旁,整體呈現出古樸的氣質。

《銅律》的例句

1. 音樂家使用銅律來調整樂器音準,使音樂更加和諧。

2. 他将銅律放置在演奏樂器旁邊,方便隨時進行音高的調整。

《銅律》的組詞

1. 銅制法器

2. 銅鐘銅鼓

3. 銅制樂器

《銅律》的近義詞

1. 調音器

2. 音律調節器

3. 音高調整器

《銅律》的反義詞

1. 音柱

2. 固定音高

3. 靜音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