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传说为 黄帝 时医师。曾采药于 浙江省 桐庐县 的 东山 ,结庐桐树下。人问其姓名,则指桐树示意,遂被称为 桐君 。 南朝 梁 陶弘景 《〈本草〉序》:“又云,有 桐君 《採药録》説其花叶形色。” 宋 司马光 《药圃》诗:“山相慙多识, 桐君 未徧知。”一说,为传说中古仙人。 晋 王嘉 《拾遗记·魏》:“道家云:‘昔仙人 桐君 採石,入穴数里,得丹石鷄,舂碎为药,服之者令人有声气,后天而死。’” 唐 皎然 《赋颜氏古今一事得晋仙传送颜逸》:“却忆 桐君 老,俱还 桂父 年。”
(2).琴的别称。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人生亦何须,有酒与桐君。”
“桐君”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解释需结合历史传说、文化象征及语言学角度综合理解:
古代药学家
相传为黄帝时期医师,隐居于浙江桐庐县桐君山,采药炼丹并悬壶济世。因不愿透露姓名,以山间桐树为名,被尊称为“桐君”。南北朝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其著作《桐君采药录》,首创“君臣佐使”中药配伍理论,奠定中药学基础,故被尊为“中华医药鼻祖”。
仙人形象
部分文献(如晋代《拾遗记》)将其描述为炼丹仙人,传说能入深山采灵药,具有神话色彩。
品德象征
名字中“桐”指梧桐(象征高洁),“君”代表德行高尚者。组合后寓意“桐树下的君子”,体现隐世济民、淡泊名利的形象。
琴的别称
宋代诗词中曾以“桐君”代指古琴,因琴身多用桐木制作,赋予器物人格化意象。
作为人名时,“桐君”寄寓才华卓越、志向高远,常见于追求典雅气质的名讳。
需注意关于桐君身份的记载存在传说与史实交织的情况,主流认可其作为中医药理论奠基者的历史地位,而仙人传说属于文化衍生意象。
桐君一词,是指一种珍贵的植物“桐树”的成熟株。由于桐树生长迅速、叶片宽大、树冠广阔,被喻为“君子树”,因此得名“桐君”。
桐君的拆分部首是木(mù)和口(kǒu)。它的总笔画数是9画。
桐君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族的传统文化中。桐树原产于中国的一种树木,古人常将桐树与君子的德行进行类比,认为桐树也具有高尚的品质,因此称之为“君子树”。
在繁体字中,桐君的写法与简体字一致,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的字形与现代有所不同。桐君的古时候汉字写法为「桐覺」。字形较为复杂,结构更加繁琐,与现代的写法有所差异。
1. 空气清新,远处传来了桐君的香味。 2. 在园中随处可见挺拔的桐君,给人一种庄重大气的感觉。
1. 桐君林:指茂密的桐树林。 2. 桐君木:指桐树的木材。
桐君的近义词是桐树。
桐君的反义词是小树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