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道的意思、同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道的解釋

(1) [same thought;same principle]∶同一思想;同一原則

帝王治世,百代同道。——《論衡》

(2) [same pursuit;same line]∶志同道合。亦指志同道合的人

同道中人

(3) [go the same way]∶同路

同道人

詳細解釋

(1).同一思想;同一原則。《孟子·離婁下》:“ 孟子 曰:‘ 禹 稷 顔回 同道。’” 朱熹 集注:“聖賢之道,進則救民,退則修己,其心一而已矣。” 漢 王充 《論衡·齊世》:“帝王治世,百代同道。”

(2).行為相同。《孟子·公孫丑上》:“﹝ 公孫丑 ﹞曰:‘ 伯夷 、 伊尹 何如?’﹝ 孟子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 伯夷 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 伊尹 也。’”《史記·樗裡子甘茂列傳》:“﹝ 蘇代 對曰﹞今 秦 楚 争彊而公黨於 楚 ,是與 公孫奭 、 甘茂 同道也,公何以異之?”

(3).志同道合。亦指志同道合的人。 唐 張謂 《夜同宴用人字》詩:“平生頗同道,相見日相親。” 唐 李涉 《六歎》詩序:“録之私齋,以示同道。” 宋 歐陽修 《朋黨論》:“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四折:“原來是同道人 楊孝先 。” 王西彥 《古屋》第五部二:“我知道在人生意義上,你我彼此之間的意見很不同,所以必須另求一位同道的人。”

(4).猶同行。行,行業。《七國春秋平話》卷下:“ 孫子 曰:‘看咱同道面,你若肯降我麼?’”《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你兩家同道中又是對手,正好做一對兒夫妻。”

(5).同路。 魯迅 《南腔北調集·<豎琴>前記》:“同路人者……是一時同道的伴侶罷了。”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他同道的一個 俄國 女郎說道:‘可怕得很!可怕得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同道”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層面:

一、核心釋義

  1. 思想或原則一緻
    指遵循相同的理念或準則。例如“帝王治世,百代同道”(出自《論衡》),強調治理原則的統一性。

  2. 行為方式相同
    表示行動上具有相似性,如“禹稷顔回同道”(《孟子》),體現不同人物在行為上的共通性。

  3. 志同道合的人
    指志向、理念相投的群體。例如“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歐陽修《朋黨論》),或現代用法“同道中人”。

二、擴展含義

  1. 同行或同行業
    可指同一職業領域的人,如“猶同行,行,行業”。

  2. 同路而行
    字面意義上的“同路”,如“同道人”表示一起行走的人。

三、例句與應用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引用與現代用法,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論衡》《孟子》等文獻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同道

《同道》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詞彙,指與自己有着相同信仰、觀點或志向的人。它可以用來形容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同伴。

拆分部首和筆畫:同(口部)+ 道(辶/辵部)。

來源:《同道》一詞最早見于《論語·公冶長》,意指與自己有同樣的道義追求的人。

繁體字:同道(簡體:同道)。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同(口部)的寫法和現代一樣,而道(辶/辵部)的寫法被稱為“旁動心”,旁邊有一個“心”字作為輔助部首。

例句:他們是同道的朋友,一起努力追求共同的目标。

組詞:同道友誼、同道人、同道中人。

近義詞:志同道合、同氣連枝。

反義詞:異道、背道而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