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銅尺的意思、銅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銅尺的解釋

銅制的律尺。古代用以量較樂器,又可依以為準,鑄銅律呂以調聲韻。《晉書·律曆志上》:“ 始平 掘地得古銅尺,歲久欲腐。”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故 阮鹹 譏其離聲,後人驗其銅尺。” 詹鍈 義證引 李曰剛 《<文心雕龍>斟诠》:“銅尺,銅鑄之尺,用以量較古樂器,又可依古尺為準,鑄銅律呂以調聲韻。”《隋書·律曆志上》:“一 周 尺:《漢志》 王莽 時 劉歆 銅斛尺。 後漢 建武 銅尺。 晉 泰始 十年 荀勗 律尺,為 晉 前尺。 祖沖之 所傳銅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銅尺是古代以銅為材質制作的測量工具,兼具禮儀、律制與文化象征功能。根據《漢語大詞典》(1997年版)釋義,銅尺指“銅制的尺,古代用以量較精密的物品”。其核心特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材質與形制 銅尺以青銅或黃銅鑄造,表面多刻有刻度線及裝飾紋樣。相較于竹木尺,銅尺具有更強的抗腐蝕性和尺寸穩定性,因此被用于天文測量(如日晷校準)、樂律制定(如黃鐘律管校驗)等精密領域。《周禮·考工記》記載:“栗氏為量,改煎金錫則不耗”,印證了銅器在古代度量衡體系中的特殊地位。

二、曆史應用

  1. 漢代樂律标準:據《漢書·律曆志》,漢代以銅尺作為黃鐘律管長度的基準器,“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黃鐘之長”。
  2. 唐代天文儀器:敦煌文獻P.2512號《二十八宿次位經》中提及“銅尺測影”,與《舊唐書·天文志》記載的渾天儀銅尺構件形成互證。
  3. 清代營造規制:故宮博物院現存乾隆銅尺實物,精确度為±0.15毫米,用于皇家建築構件校驗,體現“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的禮制思想。

三、文化象征 銅尺在古代社會具有“正度量、平法式”的象征意義。《說文解字》釋“尺”為“十寸也,人手卻十分動脈為寸口,十寸為尺”,而銅材質的永恒特性使其成為“王權正統”“天道恒常”的物質載體。這種文化意象在《唐律疏議》度量衡條款和宋代《營造法式》銅尺圖錄中均有體現。

網絡擴展解釋

“銅尺”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字面含義與曆史用途

銅尺是古代銅制的律尺,主要用于樂器的校準和音律調整。其功能包括:

  1. 量較樂器:作為标準工具,确保樂器音高符合規範;
  2. 鑄造律呂:依據銅尺的刻度鑄造銅制音律管(律呂),以統一聲韻标準。

曆史文獻如《晉書·律曆志》記載,始平地區曾出土古銅尺;南朝劉勰《文心雕龍》也提到後人通過銅尺驗證音律準确性。


二、引申含義(成語)

在特定語境下,“銅尺”被引申為剛正不阿、堅守原則的象征。其比喻意義源于銅材質堅硬不易彎曲的特性,形容人不受外界幹擾、堅持立場的品質。


三、其他關聯信息

銅尺在古代度量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如《隋書·律曆志》記載了不同朝代的銅尺标準(如後漢建武銅尺、祖沖之傳銅尺等),反映了古代音律與度量衡的緊密聯繫。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案例或音律原理,可參考《晉書》《文心雕龍》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安服阿谀苟合白豹稗實背誕側想長七短八澄峻純束出入神鬼茨宇刀仗大澤東戶風壇副經理概況合語鬟鳳黃踯躅護蒇回文虎踞龍盤澗房江味叫駡驚鸾揩布科調悃曲略微劉窟頭盲廢煤掌鬧閧你貪我愛般纏蒱睃摸索棄筆從戎耆長竊名傾诐清英齊驅并進肉囊囊涉筆成趣深重實名制始願不及此四屋蘇堤挑子甕頭醁文會五色腸銜蟬向導仙姑西疇惜客好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