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同母所生。亦指同母所生者。《墨子·號令》:“歸敵者,父母妻子同産皆車裂。”《漢書·循吏傳·黃霸》:“坐同産有罪劾免。” 顔師古 注:“同産,謂兄弟也。”《漢書·廣川惠王劉越傳》:“ 距 怨王,乃上書告 齊 與同産姦。” 顔師古 注:“謂其姊妹也。”《魏書·薛懷儁傳》:“ 真度 諸子既多,其母非一,同産相朋,因有憎愛。” 宋 王安石 《許氏世譜》:“此三侯者同産昆弟也。”
(2).泛指同母之後。 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一章:“男女授受不親,甚至姑姊妹本是同産,以古者無同姓為婚之禁,於是矯之,則已嫁而返,不與同坐同食。”
“同産”是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同母所生的親屬,具體解釋如下:
狹義指同母兄弟姐妹
根據《墨子·號令》《漢書》等文獻記載,“同産”最初指同母所生的兄弟或姊妹。例如:
廣義泛指同母後代
漢代以後,詞義擴展為“同母之後”,如康有為《大同書》中“姑姊妹本是同産”。
“同産”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法律、倫理語境,需結合具體文本判斷指代範圍(兄弟、姊妹或後代)。其詞義演變反映了古代社會對母系血緣的重視。
同産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思指共同生産、共同創造。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言”部,右邊是“産”部。它的拆分部首為“言”和“産”,拼音為tóng chǎn。
《同産》這個詞源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中“一生二”意味着創造和生産的過程。在傳統文化中,同産是指人們共同參與生産和創造的意義。
《同産》的繁體字為「同産」,它的筆畫數字為11畫。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多種變化和差異。而《同産》作為一個現代漢字,沒有傳統的古時候寫法。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同産》這個詞:
以下是一些與《同産》相關的詞語:
組詞:合作、合力、協同、協作、共同、共享。
近義詞:共同、合作、合力、協力。
反義詞:個體、獨立、個人、自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