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渎的意思、通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渎的解釋

猶四渎。泛指河流。《文選·揚雄<劇秦美新>》:“崇嶽渟海通瀆之神,鹹設壇場。” 張銑 注:“高山深海四瀆之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通渎”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通渎”指“四渎”,即古代對長江、黃河、淮河、濟水四條大河的合稱,後泛指河流或水系。例如《文選·揚雄〈劇秦美新〉》中提到“崇嶽渟海通瀆之神”,張銑注:“高山深海四瀆之海”。

  2. 單字解析

    • 通:本義為貫通、連接,如“四通八達”;
    • 渎(瀆):指水溝、河川,如《說文解字》解釋為“溝也”,特指四渎時則代指大型河流。
  3. 使用場景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用于描述自然水系或祭祀場景,如山川河流的統稱或神化表達。

“通渎”強調河流的貫通性,既可特指古代四渎,亦可泛指一般河流體系。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指向範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通渎

通渎(tōng dú)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對神靈所敬奉的事物進行玷污、亵渎,也可以指侵犯他人的宗教信仰或違背社會道德規範。

拆分部首和筆畫:通渎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辶”部表示走的意思,右邊是“曰”部表示說的意思。通渎共有13畫。

來源:通渎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經典《周易》,其中有一句話:“式言通天下之志。”(《周易·系辭上傳下篇》)這句話意味着要通達天下人的心意。後來,通渎的意思進一步演變為玷污、亵渎神靈的意思。

繁體:通渎的繁體寫法為「通瀆」。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通渎的漢字寫法為「通牘」。在楚國的金文和秦簡中均有出現。其中,“通”字的字形是由于“有”與“辵”合并而成,“牘”字的字形是由“了”字字形和“冖”字形合并而成。

例句:他的行為通渎了神靈,必遭到嚴厲的懲罰。

組詞:通渎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通渎江山、通渎神靈等。

近義詞:亵渎、玷污。

反義詞:敬畏、尊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