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绨帙的意思、绨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绨帙的解釋

見“ 綈袠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绨帙”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由“绨”和“帙”兩字組成,需從字義和組合用法來解析:

  1. 绨(tí)
    指一種厚實、光滑的絲織品,古代常用于衣物或器物裝飾,具有耐磨性。例如《史記》中提到“绨袍”即用此材質制成。

  2. 帙(zhì)
    原指包裹書籍的布套或書衣,後引申為書籍的代稱,如“卷帙浩繁”形容書籍衆多。

  3. 組合義
    “绨帙”即用绨制成的書套,用于保護珍貴典籍。其材質特性(厚實、光滑)既體現功能性(防潮、防損),也暗示書籍的貴重或主人的考究。例如古籍裝幀中,高檔書套可能選用绨帛以顯尊貴。

由于該詞在現代使用極少,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在文獻中遇到,可進一步考察上下文,或參考古代典章制度中關于書籍裝幀的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绨帙

绨帙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為tì zhì。它包含了绨和帙兩個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绨:由纟(纖維)和弟(戈)組成,總計10畫。

帙:由巾(巾帛)和至(到,包含的)組成,總計10畫。

來源

绨帙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最初的意義是指一種用來裝書的白綢袋。

繁體

在繁體字中,绨帙的寫法為「綈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字形會有一些變化。绨帙在古代的寫法為「絺址」,其中绨寫作「絺」,帙寫作「址」。

例句

他選了一隻绨帙來裝書。

組詞

绨帽、绨袍、帙冊、帙子、帙簍。

近義詞

布袋、布包、綢袋、綢包。

反義詞

展示、敞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