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體無完皮的意思、體無完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體無完皮的解釋

同“ 體無完膚 ”。《三國志·魏志·鄧艾傳》“徙 艾 妻子及孫於 西域 ” 裴松之 注引 晉 郭頒 《魏晉世語》:“ 師纂 亦與 艾 俱死。 纂 性急少恩,死之日體無完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體無完皮”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tǐ wú wán pí,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1.基本含義

指全身皮膚沒有一處完好,字面形容人受傷嚴重、遍體鱗傷的狀态。後也引申為觀點或理由被徹底駁倒,或受到嚴厲的批評、責罵。

2.出處與典故

出自《三國志·魏志·鄧艾傳》的注釋文獻《魏晉世語》:「師纂性急少恩,死之日體無完皮。」,描述三國時期魏國将領師纂因性格急躁苛待下屬,最終慘死的結局。

3.用法與結構

4.延伸意義

除形容肉體創傷外,現代多用于比喻在争論中完全處于下風,或事物被徹底否定(例:這一理論被駁得體無完皮)。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曆史典故或例句,可參考《三國志》等古籍或權威詞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體無完皮》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體無完皮》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身體受傷或物體毀壞得很嚴重,皮膚不完整。比喻經曆嚴重的摧殘或遭遇災難。

拆分部首和筆畫

《體無完皮》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身”和“月”,分别屬于成字和部首。拆分後的筆畫依次是7畫、4畫和6畫。

來源

《體無完皮》最早出現在清代紅樓夢第一百七回中:“吳興十室一養生龛,滿屋西施一體無成。”後被廣泛運用于各個領域。

繁體

《體無完皮》(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體無完皮》的漢字寫作「體無完皮」,注重字形和結構的變化。

例句

他在車禍中全身受傷,現在整個身體都是《體無完皮》了。

組詞

完美、完整、不完全、體面、完蛋、完工

近義詞

殘破、破敗、摧殘、破碎、弊病

反義詞

完好、健康、完全、完備、無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