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亭卒的意思、亭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亭卒的解釋

秦 漢 亭中的差役。《史記·高祖本紀》“令求盜之 薛 治之” 司馬貞 索隱引 漢 應劭 曰:“舊亭卒名‘弩父’, 陳 楚 謂之‘亭父’,或雲‘亭部’, 淮 泗 謂之‘求盜’也。” 漢 應劭 《風俗通·怪神·世間多有精物妖怪百端》:“亭卒上樓掃除,見死婦,大驚,走白亭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亭卒”是秦漢時期的基層差役名稱,主要職責與亭這一機構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亭卒指秦漢時期在地方基層行政單位“亭”中服役的差役。其名稱中的“亭”指一種兼具驿站、治安和行政功能的小型機構,“卒”則指基層服役人員。

  2. 主要職責

    • 維持治安:如《史記》記載亭卒在淮泗地區被稱為“求盜”,負責追捕盜賊。
    • 傳遞文書:亭作為驿站時,亭卒需承擔文書傳遞工作。
    • 日常維護:《風俗通》提到亭卒需執行“掃除”等雜務,發現異常需上報亭長。
  3. 地域别稱
    不同地區對亭卒有不同稱呼:

    • 陳楚地區稱“亭父”
    • 其他地區稱“弩父”或“亭部”
  4. 字義解析

    • 亭:原指有頂無牆的建築物,引申為兼具治安和行政功能的基層機構。
    • 卒:此處指服役人員,非指普通士兵,更接近“差役”含義。

文獻佐證:
《史記·高祖本紀》司馬貞索隱和應劭《風俗通》均記載了亭卒的職能,印證了該職務在秦漢基層管理中的實際存在。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亭卒》的意思

《亭卒》是指在古代亭子裡工作的差役,負責維護亭子的秩序和管理事務的人員。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亭卒》的字可以拆分為“亠”、“十”、“丿”和“人”四個部首,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亭卒》在《說文解字》中的釋義是:“亭前卒,卒者終日為役。從亠,卒耶職之也。”表明亭卒是亭子前執行任務的卒職人員。現代漢字簡化後,寫作“亭卒”。而在繁體字中,仍保留着「亭卒」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亭卒」一詞的字形略有不同。其中,“亭”字的上部為一個亭子形狀,下部為一橫一豎兩個橫。而“卒”字的上面是一個人形,下面是一橫和一豎。相較于現代的字形來說,更顯古樸且具有裝飾性。

例句

1. 吾友為亭卒,每日勤勉工作。

2. 他被任命為鄉亭的第一位亭卒。

3. 這亭卒大聲喊着維持秩序,使亭内更加整潔。

組詞

1. 亭台:指亭子和台子,常用來形容庭院景觀。

2. 卒業:畢業的意思,表示完成學業走出校園。

3. 小差役:指執行簡單任務的人員,類似亭卒的職責。

近義詞

近義詞:差役、吏人、雜事。

反義詞

反義詞:官員、貴族、上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