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庭午的意思、庭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庭午的解釋

亭午。指日或月正當天空中央之時。庭,通“ 亭 ”。 唐 項斯 《憶朝陽峰前居》詩:“雪殘猿到閣,庭午鶴離松。” 宋 孫觌 《華亭朱師實中大燕超堂》詩:“高卧水國秋,靜憩月庭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庭午”的漢語詞典釋義與考釋

一、基礎釋義

“庭午”為古漢語詞彙,指太陽升至天空正中的時刻,即正午時分。其核心含義聚焦于時間節點,強調日影垂直、光線直射的午間狀态。

二、天文與人文引申

  1. 天象指代:

    古代天文觀測中,“庭午”隱喻太陽運行至天球子午線,如《淮南子·天文訓》載:“日出于旸谷…至于昆吾,是謂正中”,印證“正中”為時空交彙點。

  2. 文學意象:

    詩詞中借“庭午”烘托極盛氛圍或隱喻權勢巅峰。如柳宗元《夏晝偶作》以“日午獨覺無餘聲”暗合“庭午”的寂寥意境。

三、權威文獻佐證

四、語義流變考

“庭午”在唐宋後漸被“亭午”替代(如杜甫《雷》“亭午霁日明”),但二者同源。據《說文通訓定聲》,“亭”“庭”均有“平”“正”義,故可互通。


參考文獻來源

  1. 《淮南子·天文訓》(中華書局,2010年校注本)
  2. 柳宗元《柳河東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3.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21年
  4.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
  5.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中華書局,1984年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庭午”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庭午”通“亭午”,指日或月運行至天空正中央的時刻,即正午或月到中天之時。其中“庭”為通假字,與“亭”通用,表示“正中、直對”之意;“午”則指地支第七位,引申為正中時段。

二、文學例證

  1. 日之庭午
    唐代項斯《憶朝陽峰前居》中“雪殘猿到閣,庭午鶴離松”,描繪正午時分雪後山居景象。
  2. 月之庭午
    宋代孫觌《華亭朱師實中大燕超堂》中“靜憩月庭午”,則指月亮升至中天的深夜時刻。

三、字義分解

四、注意誤區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7)将其解釋為“家庭和睦”或方言中的“正午”,但根據古籍及權威詞典考證,此說法缺乏依據,需以詩文原意及通假關系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絆子逋事菜玉趁夥打劫春生蔥蒙大幹物議歹人蹈壅典緯跌磕鬥競二屈房稿匄施公關跪獻孤旐花池浣衣徽位講谟艱苦創業焦坑家仙挾養金爪濟施卷耳恇恇老教臉龐溜溜啾啾露相馬鬣蠻爲秘樂内侍畔岸請期妻帑羣言堂熱忽辣撒潑打滾上利铩翼壽毫手礮授權松嘴損棄土洋并舉外拓溫帶大陸性氣候遐遁相習香油笑不可仰小事小資産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