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題名録的意思、題名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題名録的解釋

科舉時代刻有同榜中式者姓名、年齡、籍貫的名冊。有的也在錄前載有主考、同考官等的姓名。 清 李漁 《比目魚·假神》:“借本題名録查一查,就知道了。” 清 趙翼 《陔馀叢考·題名錄》:“一榜進士出翰林衙門,例刻題名録,此葢本 唐 進士登科記之例也。”《儒林外史》第三回:“適才看見題名録,貴房師 高要縣 湯公 ,就是先祖的門生。我和你是親切的世兄弟。”參閱 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題名録”是一個具有曆史背景的詞語,其含義主要與古代科舉制度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科舉時代記錄同榜中舉者信息的官方名冊,内容包括考生姓名、年齡、籍貫等,部分名冊還會記載主考官及同考官的姓名。

  2. 曆史背景與用途
    起源于唐代的“進士登科記”,清代延續此制,每屆科舉結束後由翰林院刻印題名録。例如清代趙翼在《陔馀叢考》中提到:“一榜進士出翰林衙門,例刻題名録”。考生或官員可通過題名録核實身份、追溯師承關系,如《儒林外史》中角色通過題名録确認房師身份。

  3. 詞語結構與演變
    由“題(題寫)”“名(姓名)”“録(記錄)”三字構成,本義強調對姓名的正式記錄。部分文獻(如)提到其用于文學作品署名,但此用法并非主流,可能為引申或誤傳。

  4. 文化意義
    題名録不僅是科舉制度的檔案,也反映了古代人才選拔體系和社會關系網絡,具有曆史研究價值。

注意:若需查閱具體題名録的完整内容或實例,可參考《文昌雜錄》《陔馀叢考》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題名録》的意思

《題名録》是一本關于題字和名字的記錄冊冊,即以志書形式,紀錄當時傑出人物對名字所做的題字和評語。

《題名録》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題名録》的拆分部首為“钅”、“口”、“音”,總共有20畫。

《題名録》的來源

《題名録》最早出現在《圖經》一書中,用來指代古代名人、文人對名字進行題字記錄的書籍。

《題名録》的繁體字

《題名録》的繁體字為《題名錄》。

《題名録》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形式與今日不同,因此《題名録》的古時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具體的古時寫法需要進一步查閱相關古代文獻。

《題名録》的例句

1. 這本《題名録》記錄了很多名人對我的名字的題字和評語。

2. 他從《題名録》中找到了靈感,開始了他的創作之路。

《題名録》的組詞

1. 姓名:指一個人的名字。

2. 題字:指在他人作品上寫下自己的名字。

3. 名錄:指記錄名字的書冊。

《題名録》的近義詞

1. 名冊:指記錄名字的書冊。

2. 名流錄:指記錄名人事迹的書籍。

《題名録》的反義詞

1. 消名簿:指記錄不良名單或黑名單的冊子。

2. 名缺錄:指記錄違紀或不合格名單的冊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