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鐵衣的意思、鐵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鐵衣的解釋

[mail;armor] 用鐵甲編成的戰衣。

寒光照鐵衣。——《樂府詩集·木蘭詩》

都護鐵衣冷難看。——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詳細解釋

(1).古代戰士用鐵片制成的戰衣。古樂府《木蘭詩》:“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唐 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将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清 曹寅 《聞恢複長沙志喜》詩之二:“鐵衣包白骨,寳馬載紅妝。”

(2).借指戰士。 唐 高適 《燕歌行》:“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筯應啼别離後。” 明 陶宗儀 《辍耕錄·張翰林詩》:“鐵衣遠道三軍老,白骨中原萬鬼新。”

(3).指巡捕,獄卒。 清 王晫 《今世說·雅量》:“ 周櫟園 雪夜坐念室中,獄事正急,鐵衣周羅戶外。”

(4).指鐵鏽。 唐 劉長卿 《雜詠·古劍》:“鐵衣今正澀,寳刃猶可試。”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一·鐵鏽》﹝釋名﹞:“鐵衣。 藏器 曰:‘此鐵上赤衣也。刮下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鐵衣”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主要與古代軍事和器物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鐵制戰甲

指古代戰士用鐵片或鐵甲制成的戰衣,是軍事裝備的典型代表。這一用法在詩詞中尤為常見:

2.借指戰士或軍人

通過“鐵衣”代指穿戰甲的士兵或軍隊,例如:

3.特殊職業的服飾

在部分文獻中,也指巡捕、獄卒等特定職業的制服,例如:

4.器物上的鐵鏽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将鐵鏽稱為“鐵衣”,如“鐵上赤衣,刮下用”,屬于古代對鐵鏽的别稱。

其他補充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演變或具體詩詞分析,可參考權威文獻如《樂府詩集》《全唐詩》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鐵衣》的意思

《鐵衣》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用鐵制作的盔甲,常用于形容堅固、嚴密或不透氣的外殼。

《鐵衣》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鐵衣》的拆分部首是金(钅)和衣(衤),總共包含10個筆畫。

《鐵衣》的來源

《鐵衣》一詞來源于古代兵器铠甲,可追溯到中國的古代戰争時期。在戰争中,士兵們會穿戴鐵制盔甲,以提供保護和防禦。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也引申為形容堅不可摧或嚴密的外殼。

《鐵衣》的繁體字

《鐵衣》的繁體字為「鐵衣」。

《鐵衣》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鐵衣」的寫法大緻保持不變,隻是存在一些細微差别。

《鐵衣》的例句

1. 那個機器人身上的鐵衣堅不可摧,無論多強的攻擊都無法穿透。

2. 他們采取了嚴密的保密措施,将真相包裹在一層鐵衣之下。

3. 這個科技公司的新産品在外觀上有一層鐵衣般的保護,令人無法窺見内部構造。

與《鐵衣》相關的組詞

1. 鐵馬:指古代騎兵裝備的铠甲和戰馬。

2. 鐵壁:形容防禦極為堅固的屏障或陣地。

3. 鐵證:指确鑿無誤的證據,不容質疑。

《鐵衣》的近義詞

1. 鐵殼:指堅硬的外殼。

2. 銅牆鐵壁:形容防守堅硬,難以攻破。

3. 鐵鈎鐵畫:形容筆直規整的劃線。

《鐵衣》的反義詞

1. 軟弱無力:形容無法提供保護或防禦。

2. 松散透氣:形容容易穿透或滲入的外殼。

3. 脆弱易碎:形容容易破損或破裂的物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