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鐵硯的意思、鐵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鐵硯的解釋

鐵鑄的硯台。 晉 王嘉 《拾遺記·晉時事》:“﹝ 晉武帝 ﹞即於禦前賜青鐵硯。此鐵是 于闐國 所出,獻而鑄為硯也。”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将棘圍守暖,把鐵硯磨穿。” 胡懷琛 《寶劍篇》:“曷去化鐵硯,靜默而甯康。”參見“ 磨穿鐵硯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鐵硯,漢語詞彙,具有特定的器物指代和深厚的文化象征意義,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鐵硯(tiě yàn)指以鐵鑄造的硯台。其核心含義源于古代一種特殊的硯台制作工藝——在石質硯台底部或中心嵌入鑄鐵,以增強耐磨性。字面可拆解為:

二、核心典故與引申義

該詞最著名的典故出自《新五代史·桑維翰傳》:五代時期的桑維翰立志考取進士,因姓氏“桑”與“喪”同音被認為不吉而遭考官厭惡。有人勸他放棄科舉改走其他門路,他憤然鑄造一方鐵硯,并立誓:“鐵硯穿,乃改業”——即除非将這堅硬的鐵硯磨穿,否則絕不改變科舉入仕的志向。後人據此提煉出成語“磨穿鐵硯”。

因此,“鐵硯”的深層含義為:

  1. 刻苦勤學的象征:喻指治學或習藝的極端勤奮與持久恒心。
  2. 矢志不渝的決心:形容志向堅定,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頑強意志。

三、形制與特點

據宋代《歙州硯譜》等文獻記載,鐵硯并非全鐵所鑄,常見形制為:

四、文化象征與引用

“鐵硯”及其衍生的“磨穿鐵硯”已成為中華文化中表達勤學勵志的經典意象:

權威參考來源

  1. 《新五代史》(中華書局點校本) - 桑維翰鐵硯典故原始出處。
  2. 《歙州硯譜》(宋代唐積撰) - 記載鐵硯形制與工藝。
  3. 陸遊《劍南詩稿》(如《寒夜讀書》) - 詩詞中運用鐵硯意象。
  4.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 收錄“鐵硯”及“磨穿鐵硯”詞條并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鐵硯”是漢語詞彙,指鐵鑄的硯台,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1.基本定義

鐵硯即鐵制的硯台,屬于金屬硯的一種。據記載,西漢時期開始用鐵鑄造硯台,因此得名。其質地堅硬,適合長期使用,常作為文房四寶之一,在書法、文學創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2.曆史典故

3.文學引用

4.文化延伸

鐵硯在命名中也有應用,如人名“鐵硯”結合“鐵”的剛強與“硯”的文雅,寓意正直聰慧、成就非凡。

鐵硯既是古代實用的書寫工具,也是文化符號,承載着勤奮、堅韌的精神内涵。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成語或曆史細節,可參考《拾遺記》《西廂記》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辦課鞭鼓變文擘窠伯俞捕房不落眼蟾精侈詞刍說蹙損打氣睇盼低濕風鎬分我杯羹寒儒何所不至洪恩猾長黃莞扈從夾繞截然借訓寖大進酖濟農開濬狂且闊論高談闌幹狼竄類書連魚例會黎山老姆柳湖輪渡末多國母君跑車毰毸淺注切斷青蘆葉瓊珶熱流沙雞山岙示例瑣吏貪枉外圍外政舞伴汙道遐戀銜隙險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