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綠喬木。葉子線形,暗綠色,有光澤。球果卵形,鱗片黃褐色。有光澤。木材質較軟,供建築用。
“鐵杉”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解釋,主要分為植物學含義和文學比喻兩種:
基本特征
鐵杉(學名:Tsuga chinensis)是松科鐵杉屬常綠喬木,高可達50米,胸徑達1.6米。樹皮暗灰色,縱裂成塊狀脫落;葉子呈條形,暗綠色有光澤;球果卵形,鱗片黃褐色。花期4月,球果10月成熟。
分布與生長環境
為中國特有樹種,分布于甘肅白龍江流域、陝西秦嶺、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四川及貴州等地,海拔1000-3200米。喜涼潤氣候,適應雨量高、雲霧多、酸性土壤的環境。
用途
成語“鐵杉”借其樹木堅硬、枝葉茂密的特性,比喻人性格堅定不移、堅強不屈。但此用法權威性較低,更多見于特定語境或地方性表達。
鐵杉的核心含義指向一種高大的常綠喬木,兼具經濟與生态價值。若需了解其植物學詳情,可參考百科類來源(如、6、11);若涉及文學比喻,需結合具體語境進一步考證。
鐵杉是指一種具有十分堅硬的木質纖維的樹木,也被稱為鐵樹。該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鐵”和“杉”。
拆分部首和筆畫:鐵的部首是金,由十一筆構成;杉的部首是木,由四筆構成。
來源:鐵杉一詞最早出現于《本草綱目》一書中。鐵杉是一種生長在高山上的常綠喬木,其木質堅硬如鐵,因而得名。
繁體:鐵杉在繁體中是「鐵杉」。
古時候漢字寫法:鐵杉的古時漢字寫法與現代相同,沒有太大差異。
例句:鐵杉是一種珍貴的樹木資源,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組詞:鐵杉木、鐵杉林、鐵杉樹冠
近義詞:鐵樹、黃杉
反義詞:柔杉、軟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