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帖騎的意思、帖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帖騎的解釋

貼身于馬上。謂跨騎不施鞍鞯之馬。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使者卒至, 忱 深懼豫禍,不暇被馬,於是帖騎而避。”《南史·魚複侯子響傳》:“ 子響 勇力過人,開弓四斛力,數在園池中帖騎馳走竹樹下,身無虧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帖騎”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跨騎不施鞍鞯之馬”,即騎馬時不使用馬鞍和鞍墊,直接緊貼馬背騎行。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騎馬時不用鞍鞯(馬鞍和墊子),直接貼緊馬背騎行。這種騎法常見于古代緊急情況或需要靈活行動的場景,例如:

    • 《世說新語·方正》記載,南朝劉忱為躲避使者,“不暇被馬,于是帖騎而避”。
    • 《南史·魚複侯子響傳》提到子響“帖騎馳走竹樹下”,展現其騎術高超。
  2. 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出其可比喻“人際關系密切,互相依附”,類似騎兵與馬的緊密配合。但此用法在古籍中未見直接例證,可能為後起引申義。


詞源與結構


使用場景

  1. 曆史文獻:多用于描述戰亂、逃亡或騎術高超者的行為。
  2. 現代語境:因鞍具普及,該詞已罕用,僅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中。

權威性說明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世說新語》《南史》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帖騎》的意思

《帖騎》是一個漢語詞彙,它指的是舊時聘請專門的驿騎傳遞公文或信件的制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帖騎》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分别是“巾”和“馬”,它們分别代表頭巾和馬。根據部首的不同排列組合,筆畫數也可以有所變化。

來源

《帖騎》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驿傳制度。在古代,驿站是為了快速傳遞信件和公文而設立的驿亭,而帖騎則指的是被雇傭的騎手,負責駕馭馬匹以快速傳遞文書。

繁體

《帖騎》的繁體字形為「貼騎」,和簡體字形略有差異,但意思相同。

古代漢字寫法

古代寫作「貼騎」的方式與繁體相同,均采用「貼」和「騎」兩個字。

例句

1. 官府派遣了帖騎,以傳達秘密文件。

2. 當時的帖騎們駕馭着快馬,穿梭在千裡之外傳遞消息。

組詞

1. 驿站:古代傳遞消息和交通的驿亭。

2. 驿道:連接各個驿站的道路。

3. 騎手:駕馭馬匹的人。

近義詞

1. 驿馬:指專門用于傳遞公文和信件的馬匹。

2. 驿傳:指通過驿站傳遞文件和信件。

反義詞

1. 徒步:指自己步行旅行而不乘坐馬匹。

2. 郵遞:指通過郵局投遞信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