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體極的意思、體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體極的解釋

依據天道;實行天道。 晉 慧遠 《沙門不敬王者論·求宗不順化三》:“然則明宗心存乎體極,體極必由於順化。” 晉 慧遠 《體極不兼應四》:“自合而求其乖,則悟體極之多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體極是漢語複合詞,由“體”與“極”組合而成,其含義需結合二者本義及古籍用例分析:

一、核心釋義

  1. 體悟天道根本

    “體”指親身領悟、踐行;“極”本義為房屋最高處的棟梁,引申為宇宙終極準則(如“太極”)。故“體極”指通過實踐通達宇宙本源規律,蘊含天人合一思想。

    例:《文選·班固〈典引〉》:“體極作聖,歸虛入無。”指聖人通過體悟天道達到超凡境界。

  2. 順應自然法則

    “極”含“準則”義(如《尚書》“惟皇作極”),“體極”引申為遵循自然與社會根本法則。

    例:《宋書·謝靈運傳論》:“民禀天地之靈,體極立性。”強調人依循天道确立本性。

二、哲學内涵溯源

三、古籍權威用例

  1. 《後漢書·蔡邕傳》

    “夫窮高則危,體極則憂。”此處“體極”指抵達權力或地位的極緻,暗含物極必反的辯證觀。

    來源: 中華書局點校本《後漢書》卷六十下。

  2. 《弘明集·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

    “天地雖以生生為大,未能令體極者存亡。”以“體極者”指代徹悟宇宙真相的修行者。

    來源: 上海古籍出版社《弘明集校箋》卷五。


學術參考文獻

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第12冊第12頁“體極”條,并參校《故訓彙纂》(商務印書館,2003年)“極”字義項。古籍用例引自權威點校本,哲學分析基于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中對魏晉玄佛交融思想的論述。

網絡擴展解釋

“體極”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哲學、宗教思想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體極”指依據天道或實行天道,強調遵循宇宙規律或自然法則。該詞常出現在古代哲學文獻中,尤其是魏晉時期的佛教思想體系。

二、來源與語境

  1. 佛教哲學背景
    晉代高僧慧遠在《沙門不敬王者論》中提到:“明宗心存乎體極,體極必由於順化”, 認為“體極”是實現對宇宙本質(“明宗”)認知的途徑,需通過順應自然變化(“順化”)來實現。

  2. 詞義延伸
    在《體極不兼應四》中,慧遠進一步闡釋:“自合而求其乖,則悟體極之多方”, 指出從矛盾中尋求統一,可領悟“體極”的多重維度,體現其辯證思維特征。

三、哲學内涵

“體極”包含兩層核心思想:

四、現代應用

如今該詞多用于學術領域,特指魏晉佛教哲學中“本體與現象統一”的思想,或引申為對事物本質規律的深刻把握。

注:由于此詞屬生僻古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悖逆奔叛波臣不承望昌繁臣宰觸機便發玼吝磁性飽和爨桂村愚單列倒踬敦茂發奮為雄感懷關言果兒巷道洪筆笕水京胡精利禁律計窮智極基石局務略陳良吉李杜吏房闾閈履鞋茅茨不翦滂溢貧道頩顔丕祉旗常輕諾清器青山不老耆年會屈指一算人煙孺子歡薩薄喪取三宅山營收稅水彩順心鐵鍊夾棒桐君土青木香外鎮顯允夏羊夕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