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提壺的意思、提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提壺的解釋

[pelican] 鹈鹕

詳細解釋

亦作“ 提壺蘆 ”。亦作“ 提胡蘆 ”。鳥名。即鹈鹕。 唐 劉禹錫 《和蘇郎中尋豐安裡舊居寄主客張郎中》:“池看科鬥成文字,鳥聽提壺憶獻酬。” 宋 歐陽修 《啼鳥》詩:“獨有花上提壺蘆,勸我沽酒花前醉。” 宋 梅堯臣 《和永叔六篇·啼鳥》:“提胡蘆,提胡蘆,爾莫勸翁沽美酒,公多金錢賜醇酎,名聲壓時為不朽。”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勸農》:“提壺叫,布穀喳。” 清 曹寅 《雨中李使君饷浙東薏苡酒戲成》詩之一:“一具春槽十斛珠,栗留枝上喚提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提壺”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釋義,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1. 器具與歇後語中的引申義
    指古代煮水器皿,常見于歇後語“哪壺不開提哪壺”。其含義為:

    • 字面:提起未燒開的水壺(涼壺),讓人飲用冷水。
    • 引申:比喻說話不合時宜,提及他人不願面對的事,或做出不恰當的行為。例如在社交場合中無意觸及他人敏感話題,導緻尴尬局面。
  2. 鳥類别稱
    在古詩詞中,“提壺”亦指代鳥名“鹈鹕”(音同“提壺”),常見于唐代至清代的文學作品中。如:

    • 唐代劉禹錫:“鳥聽提壺憶獻酬”;
    • 宋代歐陽修:“獨有花上提壺蘆,勸我沽酒花前醉”。

其他補充:
極少數資料提到“提壺”象征古代官員巡視民情,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文獻,可能與詞義演變或誤傳有關。建議以主流釋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提壺》的意思

《提壺》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拿起酒壺,通常用來形容舉起酒壺或倒酒的動作。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提壺》可以拆分為“手”和“士”兩個部首,它的總筆畫數是7。

來源和繁體

《提壺》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酒文化。在古代,壺是一種常用的酒具,而舉起酒壺的動作常被稱為“提壺”。在繁體字中,提壺的寫法為「提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以《提壺》為例,古時的寫法為「提壺」,字形更加古樸,筆畫的書寫順序也稍有不同。

例句

1. 他提壺倒酒,一舉間讓賓客們盡興而歸。

2. 在宴會上,主人親自提壺深情款待了來賓。

組詞

1. 提樽(舉起酒杯)

2. 提盞(舉起小茶杯)

3. 提壺高歌(舉起酒壺并高聲歌唱)

近義詞

1. 舉壺(同樣指舉起酒壺)

2. 持壺(同樣指拿住酒壺)

反義詞

放下酒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