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題本的意思、題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題本的解釋

(1). 明 清 時的一種奏章。 明 制:凡兵刑錢糧、地方民務等大小公事皆用題本,由官員用印具題,送通政司轉交内閣入奏。私事則用奏本,不準用印。 清 初行題本與奏折制,科道及在京 滿 漢 官員奏折均可直達宮門陳奏;軍機處設立後,内外官員有緊急事務悉具奏折,即送軍機處,而送通政司轉達内閣的題本卻成例行公事。 光緒 二十八年(公元1902),遂廢題本,專用奏折,通政司亦一并裁撤。 明 沉德符 《野獲編·京職·章奏異名》:“今本章名色:為公事則曰題本;為他事則曰奏本。收本之處,在内則曰會極門,在外則為通政司。”《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恰巧那個當兒,正出了個内閣學士缺,祭酒的名次,題本裡應得開列在前,他自己心裡的紅算計,下次禦門這個缺八成兒可望。”參閱《明史·職官志二》

(2).謂上奏章。 明 唐順之 《與胡梅林總督書》之四:“公書中雲欲題本,可且緩之,更看消息如何。”《紅樓夢》第九七回:“哥哥的事,上司已經準了誤殺,一過堂就要題本了,叫咱們預備贖罪的銀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題本”是明清時期官員向皇帝呈遞的一種正式公文,主要用于報告國家政務。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用途

2.曆史演變

3.格式與結構

4.研究價值

題本是明清官僚體系的核心文書制度,其興衰反映了中央集權與行政效率的演變。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文書原件,可參考國家檔案局等權威機構的曆史檔案。

網絡擴展解釋二

題本

題本是一個常見的詞彙,指的是在書籍或文件的封面或前言部分寫上标題或題詞的本子。下面将對題本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題本的拆分部首是"手"和"頁",其中"手"為左手旁,"頁"為右手邊。筆畫數分别為"4"和"5"。

來源

題本一詞的來源較為簡單,它由"題"和"本"兩個字組成。"題"意為在書籍或文件中寫上标題或題詞,"本"指的是書籍或文件本身。

繁體

題本的繁體形式為"題本",使用了繁體字的書籍或文件中常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題本的字寫作"題本",其寫法與繁體相同。古籍中經常出現該字,用于表示書籍封面或前言部分的标題。

例句

1. 他一手拿着筆,一手翻開題本,開始認真地作業。

2. 這本書的題本上寫滿了作者的心血和思考。

組詞

題本的相關組詞有:書本、畫冊、封面、标題、前言等。

近義詞

題本的近義詞有:封面、書皮、标籤等。

反義詞

題本沒有确切的反義詞,但可以與沒有題字或題詞的書籍進行對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