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元的意思、調元的詳細解釋
調元的解釋
(1).謂調和陰陽,執掌大政。多用以指為宰相。 唐 李益 《述懷寄衡州令狐相公》詩:“調元方翼聖,軒蓋忽言東。” 元 柳貫 《江浙行省左右司題名序》:“夫自建官以來,由是而調元揆路,執法南端者,代不乏人。” 清 唐孫華 《長椿寺拜瞻明慈聖李太後禦容恭賦四十韻》:“調元歸保傅,預政戒中涓。”
(2).調理元氣。 李東陽 《孝宗皇帝禦書贊》引 明孝宗 《靜中吟一絕》:“習靜調元養此身,此身無恙即天真。”《紅樓夢》第八十回:“ 王一貼 道:‘若問我的膏藥……内則調元補氣,養榮衛,開胃口。’”
詞語分解
- 調的解釋 調 (調) à 安排處置:調令。調用。調度(?)。調動。調任。調防。調兵遣将。 訪查了解:調查。調研。 音樂上高低長短配合和諧好聽的一組音,字音的高低升降:調子。調號。調式。腔調。曲調。大調。小調。南
- 元的解釋 元 á 頭、首、始、大:元兇。元首。元旦。元年。元勳。元帥。狀元(科舉考試第一名)。 基本:單元。元件。元氣(精氣,根本)。元素。元音。 同“圓”⑦。 未知數:一元二次方程。 中國朝代名:元代。元曲。
專業解析
“調元”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釋:
-
調和陰陽,執掌樞機(核心本義)
- “調”意為調和、調理、協調。“元”在此指根本、本源,常引申指天地陰陽之氣或國家大政的根本。
- “調元”最核心的含義是指調和陰陽之氣,使之和諧順暢。古人認為天地萬物運行、四時更替、人事吉兇皆由陰陽二氣相互作用決定。調和陰陽,即是理順宇宙和社會的根本秩序,使其處于最佳狀态。
- 這一概念源于中國古代的宇宙觀和哲學思想,強調平衡與和諧是萬物生生不息的基礎。例如,《舊唐書》中提到宰相的職責是“調元品物”,即調和陰陽,使萬物各得其所。(參考《漢語大詞典》釋義)
-
宰相的職稱與職責(引申義)
- 由于調和陰陽、總攬朝政是古代宰相(丞相)最重要的職責和最高理想,因此“調元”常被用作宰相或相當于宰相之職位的别稱或美稱。
- 擔任宰相被稱為“居調元之任”、“處調元之位”。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李留守相公見過池上》詩中寫道:“自稱居處守,難在(或作‘任’)水雲鄉。……調元方翼聖,軒蓋忽言東。”這裡的“調元”即指李留守身居相位。(參考《漢語大詞典》例證、《古代漢語詞典》釋義)
- 這一用法體現了中國古代政治文化中,将自然秩序(陰陽)與社會秩序(朝政)緊密聯繫的思想,宰相作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百官之首,其職責被賦予了溝通天人的神聖色彩。
-
中醫養生與治理的通用原則(引申義)
- 在中醫理論中,“調元”也指調理人體的元氣(根本之氣),使其充盈、平衡,從而達到養生保健或治療疾病的目的。元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調元即是固本培元。
- 更廣泛地說,“調元”可以泛指治理、調理事物的根本,使其恢複正常或達到理想狀态。這可以應用于治國理政(如“調元化”指治理國家)、經濟管理、生态平衡等多個領域,核心思想都是抓住根本、進行協調和優化。(參考《漢語大詞典》釋義)
總結來說,“調元”一詞:
- 本義:調和陰陽二氣,理順宇宙根本秩序。
- 主要引申義:指代宰相的職位及其總攬朝政、調和鼎鼐的核心職責。
- 其他引申義:在中醫中指調理元氣;在更廣的語境中,指治理、調理事物的根本。
引用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權威大型漢語語文詞典):對“調元”的詞義有詳細收錄和解釋,包含其本義、宰相别稱義及其他引申義,并引用了古代文獻例證。其編纂具有高度權威性。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作為專業的古漢語工具書,對“調元”的釋義(尤其宰相别稱義)準确可靠,是研究古代文獻的重要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調元”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政治含義
- 調和陰陽,執掌大政
指宰相或重臣輔佐君主治理國家,調和陰陽平衡以穩定政權。例如唐代李益詩句“調元方翼聖,軒蓋忽言東”(),元代柳貫《江浙行省左右司題名序》中“調元揆路”均體現此意。
二、養生與醫學含義
- 調理元氣
指通過養生或藥物調節人體根本之氣,恢複健康。例如《紅樓夢》第八十回提到膏藥功效時稱“内則調元補氣”,明代孝宗《靜中吟一絕》也有“習靜調元養此身”之句。
讀音與用法
- 讀音:多讀作“tiáo yuán”(“調”為調和之意)。
- 現代應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中醫藥領域。
總結來看,“調元”既承載古代政治文化中對宰相職能的隱喻,也反映了傳統醫學的養生理念,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剝刺被俘參質齒頰香抽鼻子痤雎大端大風詞頂尖,頂尖兒端尹方等飯資幹掉港灣告天格勒鲠鲠宮舍寡辣河上丈人虹橋鑒畏劫風解交京畿舊坊侃大山扣心枯瘠老狯六沉鎗履仁蠻裡命卿明诏密友弄暖弄虛頭炮釺否運秋節三島十洲試帖詩食饩使者詩軸聳色隨侯之珠湯池鐵城螳螂貪貨逃徙馱騎完備未艾方興暇景骧首霄駕溪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