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髫齡的意思、髫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髫齡的解釋

[childhood] 童年,幼年

詳細解釋

幼年。 唐 王勃 《<四分律宗記>序》:“筠抱顯於髫齡,蘭芳凝於丱齒。” 清 鈕琇 《觚賸·酒芝》:“ 梅村 甫髫齡,亦隨課 王氏 塾中。” 羅正緯 《灤州革命先烈事略》:“ 毓崑 生而穎異,髫齡能文,倜傥有大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髫齡”是漢語中對幼年階段的特定稱謂,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指童年中的幼年時期,尤其特指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階段。該詞由“髫”(兒童下垂的短發)和“齡”(年齡)組合而成,字面意為“垂發孩童的年紀”。

  2. 字源與形象

    • “髫”源自古代兒童未束發時的自然下垂短發(即“垂髫”),是這一年齡段的典型發式特征。
    • 古籍中常以“垂髫”“黃發垂髫”等描述幼童,如陶淵明《桃花源記》的“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3. 年齡範圍與關聯稱謂
    在傳統年齡稱謂中:

    • 襁褓:未滿周歲
    • 孩提:2-3歲
    • 髫年/髫齡:女童7歲,或泛指3-8歲
    • 總角:8-14歲(頭發分紮成兩結如羊角)
  4. 文學與典籍用例
    唐代王勃《四分律宗記序》用“筠抱顯于髫齡”形容幼年顯露才華;清代鈕琇《觚賸》中“梅村甫髫齡”亦指幼年讀書的情景。

  5. 相關概念辨析

    • 龆年:與“髫齡”近義,但更強調換乳牙的年齡(約7-8歲)。
    • 童龀:泛稱7-8歲兒童,《禮記》有“人生十年曰幼,學”的劃分。

“髫齡”既包含具體年齡指向,又承載傳統文化中對兒童形象的詩意描繪,常用于文史領域描述早期教育或天賦展現的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髫齡的意思

《髫齡》是一個漢字詞語,用來形容孩子的年齡十分幼小。通常指一個小孩的年齡在三至五歲之間。

拆分部首和筆畫

髫(tiao)由“骨”和“毛”組成,骨(骨骼)部表示相關的事物,毛(毛發)部用來表示聲音。總筆畫數為15。

齡(ling)由“九”和“句”組成,九(上加九),代表某個具體的數目,句(句子)部用來表示相關的事物。總筆畫數為16。

來源

《髫齡》的文字來源于古代的兒童《詩經》。在《詩經·召南·出車》一章中,有“毛伊文燮,髫髻齡齡”之句,形容兒童可愛天真的形象。

繁體

髫齡的繁體字為「髫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在宋代,「齡」字的寫法為「䣠」。而「髫」字的寫法在不同的時期也有所變化。

例句

1. 孩子髫齡,天真可愛。

2. 這個小女孩已經過了髫齡,慢慢長大了。

組詞

髫齡結、髫齡男、髫齡女。

近義詞

髫年、幼齡、嬰兒時期。

反義詞

壯年、中年、老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