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髫髻的意思、髫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髫髻的解釋

謂垂髫與辮髻。借指幼年。《廣陽雜記》卷二引 清 錢馭少 《居庸關》詩:“髫髻生當戰伐年,南軍正戍 白狼 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髫髻”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搜索結果解析如下:

一、基本解釋

拼音:tiáo jì
詞義:指垂髫與辮髻,借代幼年時期。其中“髫”指兒童下垂的短發,“髻”指盤在頭頂的發結,兩者均為古代兒童發式。

二、單字拆解

三、例句與出處

清代錢馭少在《居庸關》詩中寫道:“髫髻生當戰伐年,南軍正戍白狼煙。”。此處“髫髻”以發式代指詩人幼年經曆戰亂的背景。

四、現代使用

該詞屬于古語詞彙,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作品或曆史相關文本中,用以增強語言的曆史感或文學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髫髻的意思

《髫髻》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未滿周歲的嬰兒"。

拆分部首和筆畫

《髫髻》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鬼"和"髟"。它總共有13畫。

來源和繁體

《髫髻》最早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文獻《論語·陽貨》。繁體字為 "髫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髫髻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總體結構相似。比如,鄭玄注解《論語·陽貨》中古文裡的寫法為“髟(頭發)與髛(頂髻)字合成”,即"髟 + 髛"。

例句

1. 這是一位髫髻未定的小兒。

2. 髫髻可愛,天真無邪。

組詞

髢(dì):古代兒童的小簪子。

髪(fà):頭發。

鬏(jiū):古代的發髻。

近義詞

襁褓(qiǎng bǎo):指未滿周歲的嬰兒。

反義詞

壯年(zhuàng nián):指年長健壯的成年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