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玉名。《竹書紀年》卷上:“ 癸 命 扁 伐 山民 , 山民 進女于 桀 二人,曰 琬 曰 琰 。後愛二人。女無子焉,斵其名于苕華之玉,苕是 琬 ,華是 琰 。”後以指德容美好的女子。 明 徐複祚 《投梭記·鬻女》:“果是玉無瑕,休言價,願将白璧聘苕華。” 清 龔自珍 《乙酉得漢鳳紐白玉印喜極賦詩》:“ 夏後 苕華刻, 周王 重璧臺。”
苕華(拼音:tiáo hu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相關信息如下:
苕華指美玉名,最早見于《竹書紀年》的記載。該詞由“苕”和“華”兩部分組成,分别對應兩塊美玉“琬”和“琰”。
部分資料(如)将“苕華”解釋為“植物繁茂的景象”,但此義項缺乏權威文獻支撐,可能為誤讀或引申。建議以美玉及女子代稱的釋義為準。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竹書紀年》原文或查字典網站(來源1、2、4)。
苕華(tiáo huá)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繁榮、繁華。
苕華的部首是艹(草字頭),總共由9個筆畫組成。
苕華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這本漢字字典當中,意味着茂盛的草木。隨後逐漸演變為指代繁盛、繁榮、繁華的意義。
繁體字的苕華為蕚花。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苕華的寫法稍有不同。苕的上半部分寫作艹(草字頭),下半部分寫作丩。華的上半部分寫作豐,下半部分寫作十,整體有11個筆畫。
1. 這座城市夜晚的苕華不亞于白天的繁華。
2. 人潮湧動,市場上苕華熙攘。
苕削(tiáo xuē):指殘缺不全的苕。
苕斷(tiáo duàn):指被剁斷的苕。
苕帚(tiáo zhǒu):用苕制成的掃帚。
苕子(tiáo zǐ):苕的果實。
繁榮、繁盛、興旺
凋零、衰敗、蕭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