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苕華的意思、苕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苕華的解釋

美玉名。《竹書紀年》卷上:“ 癸 命 扁 伐 山民 , 山民 進女于 桀 二人,曰 琬 曰 琰 。後愛二人。女無子焉,斵其名于苕華之玉,苕是 琬 ,華是 琰 。”後以指德容美好的女子。 明 徐複祚 《投梭記·鬻女》:“果是玉無瑕,休言價,願将白璧聘苕華。” 清 龔自珍 《乙酉得漢鳳紐白玉印喜極賦詩》:“ 夏後 苕華刻, 周王 重璧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苕華(tiáo huá)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意蘊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典籍用例及文化象征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指淩霄花(Campsis grandiflora),《說文解字》釋為“艸也”,《爾雅·釋草》明确“苕,陵苕”,即蔓生木本花卉。其特性為攀援高處開花,故衍生“高揚”之意(如《詩經·小雅·苕之華》“苕之華,芸其黃矣”)。

    來源:《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注(清嘉慶刊本)

  2. 古同“花”,《康熙字典》引《禮記·月令》“桐始華”證其本義。後引申為光華、華美,如《文選·張衡〈思玄賦〉》“天地煙煴,百卉含華”。

    來源:《康熙字典·艸部》(同文書局影印本)

二、典籍中的文化意象

“苕華”最早見于《詩經·小雅·苕之華》,以淩霄花的盛放反襯饑荒年代的衰頹:“苕之華,芸其黃矣。心之憂矣,維其傷矣。” 此處“苕華”既指實物,亦隱喻生命脆弱與世事無常。

來源:《毛詩正義》孔穎達疏(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

漢代典籍中,“苕華”漸成高潔之美的象征。如《昭明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描繪建築藻飾:“皓壁皜曜以月照,丹柱歙赩而電烻。霞駁雲蔚,若陰若陽。苕華豔逸,時移世換。” 此處借淩霄花的明豔喻宮殿的輝煌。

來源:《文選》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胡克家刻本)

三、現代語義與用法

現代漢語中,“苕華”主要用于:

  1. 人名取義:取“高潔”“榮華”之意,如清代畫家錢載(號苕華館主)。
  2. 文學修辭:保留古典意象,見于詩詞創作(如“苕華照碧虛,玉露凝清響”)。
  3. 植物别稱:少數文獻仍以“苕華”代指淩霄花。

古籍原文參考

《詩經·小雅·苕之華》:

苕之華,芸其黃矣。心之憂矣,維其傷矣!

苕之華,其葉青青。知我如此,不如無生!

——《毛詩正義》卷十五

網絡擴展解釋

苕華(拼音:tiáo hu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相關信息如下:

一、基本解釋

苕華指美玉名,最早見于《竹書紀年》的記載。該詞由“苕”和“華”兩部分組成,分别對應兩塊美玉“琬”和“琰”。

二、出處與典故

  1. 曆史背景:夏朝君主桀在位時,山民進獻了兩位名為琬和琰的女子。因她們未生子,桀将兩人的名字刻于苕華之玉上,其中“苕”對應琬,“華”對應琰。
  2. 引申義:後世以“苕華”代指德容兼備的美好女子。

三、文學用例

四、其他解釋争議

部分資料(如)将“苕華”解釋為“植物繁茂的景象”,但此義項缺乏權威文獻支撐,可能為誤讀或引申。建議以美玉及女子代稱的釋義為準。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竹書紀年》原文或查字典網站(來源1、2、4)。

别人正在浏覽...

闇機骜侮八大家百戎被壘賓閣弊仆诐術不遣不滔察風澄邈椎鼓詞隱大湊大化改新德懋砥途凍芋對姻扶傾濟弱供餽還心願厚厚敦敦後軍鑒拔绛衣大冠膠膠角角驕扇椒眼夾生結愛嶻嵯解龜靠邊跨俗匮乏連波練要流徒龍須面貌合行離眉南面北幎目明碼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摹襲苜蓿幈風葡萄牙強恣撒臉深根固蒂生品攝讋貼説圖害無窮大量相迹枭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