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條格的意思、條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條格的解釋

(1).條例,法規。 南朝 梁武帝 《贖刑诏》:“金作贖刑,有聞自昔……可依 周 、 漢 舊典,有罪入贖,外詳為條格,以時奏聞。” 宋 蘇轼 《賜範百祿辭免恩命不允诏》:“夫以天官之貳,治夏卿之選,簿書繁重,條格紛委,苟非其人,則士之失職而無告者多矣。”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熱審減刑》:“先輩有‘不可打’條格, 鴻 記憶不詳,姑以愚意而妄增之,以俟仁人君子鑒定焉。”

(2).指拟定出條規。 南朝 梁 沉約 《南郊恩诏》:“京師三縣尤窮之民,詳加賑恤,主者速條格施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條格”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條例與法規
    指法律條文或規章制度,作名詞使用。例如南朝梁武帝诏書中提到的“外詳為條格”,即指制定贖刑的具體法規(、)。宋代蘇轼的诏書也提到“條格紛委”,形容法規條文繁多複雜。

  2. 拟定條規的動作
    作動詞時,表示制定規範的行為。如南朝沈約《南郊恩诏》中的“主者速條格施行”,即要求官員盡快拟定相關章程()。

二、應用場景

三、多義性辨析

需注意語境差異:

四、參考來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漢典》、蘇轼相關文獻及南朝诏書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條格》的意思

《條格》(tiáogé)一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條」(tiáo)指有關規則和條款,而「格」(gé)表示有關規章和規定。因此,《條格》可以表示有關規定和條款的整理、規範和集合。

拆分部首和筆畫

「條」的部首是「⺧」(一),總筆畫數為7。

「格」的部首是「⺣」(⺣),總筆畫數為9。

來源和繁體

《條格》一詞源于漢代的官僚制度,《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有「條格悉備」的表述,意為各種規定和條款全部設定完備,用于形容官員的工作情況。

在繁體字中,「條」和「格」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一緻,無明顯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條」有時可寫作「條」,而「格」有時可寫作「鬲」。這些寫法在古代常見,但在現代已經較少使用。

例句

1. 這份合同中的每一條格都必須仔細閱讀。

2. 這個社團的活動,參與人員必須按照條格執行。

3. 按照政府的條格,企業必須遵循環境保護法。

組詞

條框、格局、規格、規條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規定、規範、條例。

反義詞:破格、違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