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絲品竹的意思、調絲品竹的詳細解釋
調絲品竹的解釋
吹彈樂器。 明 湯顯祖 《紫箫記·假駿》:“自家 鮑四娘 ,調絲品竹,蚤謝同心;挾筴追鋒,還推老手。”
詞語分解
- 調絲的解釋 彈奏弦樂器。《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九·相逢行》:“小婦無所為,挾瑟上高堂;丈人且安坐,調絲方未央。”《清平山堂話本·柳耆卿詩酒翫江樓記》:“吟詩作賦,琴棋書畫,品竹調絲,無所不通。”
- 品竹的解釋 .評竹。 明 楊慎 《提學陳西漁品士亭歌》:“君侯品士如品竹,品士亭臯森種玉。”.吹奏管樂器。《秦併六國平話》卷上:“調弦成合格新聲,品竹作出塵雅韻。”
網絡擴展解釋
“調絲品竹”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用法說明:
基本釋義
指吹奏、彈撥管弦樂器,形容演奏音樂或精通樂器的技藝。其核心含義與音樂演奏相關,多用于文學或藝術語境。
出處與例句
- 出處:明代湯顯祖《紫箫記·假駿》中首次出現,原文為:“自家鮑四娘,調絲品竹,蚤謝同心;挾策追鋒,還推老手。”。
- 例句:馮夢龍《醒世恒言》中也有使用:“調絲品竹,按闆而歌。”。
語言特征
- 發音:tiáo sī pǐn zhú(注音:ㄊㄧㄠˊ ㄙ ㄆㄧㄣˇ ㄓㄨˊ)。
-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調絲”和“品竹”兩部分組成,分别代指彈奏弦樂器和吹奏管樂器。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多用于描述技藝或場景,不含褒貶傾向。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調弦品竹、調絲弄竹、品竹調絲(泛指同類音樂活動)。
- 反義詞:無直接反義,但可結合語境與“五音不全”等對比。
用法提示
- 語法功能:常作謂語、賓語或定語,如“調絲品竹的技藝”或“精通調絲品竹”。
- 適用場景:多用于文學描寫或曆史語境,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來源網頁(如滬江詞典、漢典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調絲品竹
《調絲品竹》是一個成語,意為調節心情、品味清雅。它由“調絲”和“品竹”兩個詞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調(調音):拆分為走字頭才矛,總計20畫。
絲:拆分為細丢,總計6畫。
品:拆分為口真十,總計9畫。
竹:拆分為立竹,總計6畫。
來源:
《調絲品竹》源自《詩經·小雅·品》篇,原文為“調絲品竹,宛丘之宮。”意為用美好的竹子做樂器調弦,用來品味高雅音樂。在後來的用法中,逐漸擴展為調節心情、尋求甯靜。
繁體:
調絲品竹
古時候漢字寫法:
乂引冂二斤爪 蔔山義大之子絲兒文文
例句:
他每天晚上都會在花園中調絲品竹,以此來放松自己。
組詞:
調音、調節、品味、清雅
近義詞:
調理心情、優雅品味
反義詞:
煩躁、粗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