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絲品竹的意思、調絲品竹的詳細解釋
調絲品竹的解釋
吹彈樂器。 明 湯顯祖 《紫箫記·假駿》:“自家 鮑四娘 ,調絲品竹,蚤謝同心;挾筴追鋒,還推老手。”
詞語分解
- 調絲的解釋 彈奏弦樂器。《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九·相逢行》:“小婦無所為,挾瑟上高堂;丈人且安坐,調絲方未央。”《清平山堂話本·柳耆卿詩酒翫江樓記》:“吟詩作賦,琴棋書畫,品竹調絲,無所不通。”
- 品竹的解釋 .評竹。 明 楊慎 《提學陳西漁品士亭歌》:“君侯品士如品竹,品士亭臯森種玉。”.吹奏管樂器。《秦併六國平話》卷上:“調弦成合格新聲,品竹作出塵雅韻。”
專業解析
“調絲品竹”是由“調絲”與“品竹”組合而成的四字短語,其核心含義與音樂藝術相關。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調絲”指調整琴瑟等弦樂器的絲弦音準,如《樂府詩集》中“調絲未遽央,繁弦響絕城”即描述此動作;“品竹”則指吹奏笛、箫等竹制管樂器,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在《牡丹亭》中曾用“品竹分茶”表現文人雅趣。
該短語整體可解作“調試弦樂器與演奏管樂器”,引申為對音樂藝術的精研與賞鑒。其文化意象常出現于古典文學,如清代李漁《閑情偶寄》記載“調絲品竹”是文人集會的重要活動,需配合特定儀軌。現代語境中多用于形容對傳統樂器的深度掌握,或代指高雅的文藝修養。
權威文獻可參考: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調”“品”條目
- 中華書局《全唐詩》卷四百五十六
-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音樂文物大系》竹木類樂器考釋
網絡擴展解釋
“調絲品竹”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用法說明:
基本釋義
指吹奏、彈撥管弦樂器,形容演奏音樂或精通樂器的技藝。其核心含義與音樂演奏相關,多用于文學或藝術語境。
出處與例句
- 出處:明代湯顯祖《紫箫記·假駿》中首次出現,原文為:“自家鮑四娘,調絲品竹,蚤謝同心;挾策追鋒,還推老手。”。
- 例句:馮夢龍《醒世恒言》中也有使用:“調絲品竹,按闆而歌。”。
語言特征
- 發音:tiáo sī pǐn zhú(注音:ㄊㄧㄠˊ ㄙ ㄆㄧㄣˇ ㄓㄨˊ)。
-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調絲”和“品竹”兩部分組成,分别代指彈奏弦樂器和吹奏管樂器。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多用于描述技藝或場景,不含褒貶傾向。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調弦品竹、調絲弄竹、品竹調絲(泛指同類音樂活動)。
- 反義詞:無直接反義,但可結合語境與“五音不全”等對比。
用法提示
- 語法功能:常作謂語、賓語或定語,如“調絲品竹的技藝”或“精通調絲品竹”。
- 適用場景:多用于文學描寫或曆史語境,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來源網頁(如滬江詞典、漢典等)。
别人正在浏覽...
白雪暴縱八則徧通表擢並頭叢愊抑簸籭稱斤掂兩乘居乘虛蹈隙春冰虎尾春山如笑都根主兒反逆風雨對床紛缛阜淮鐵路膚語工農狗眼看人低鼓筆寒涼賀公湖畫鴉回手挾冊介殻九曲開甲賴皮賴骨蘭英良匹連篇累冊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禮正落伽買窩墨陽泥牛女花藕覆旁岔兒麒麟畫禽息鳥視贍洲詩兆雙飛翼水備水犀軍說闊死生榮辱俗諺口碑托陀萬古長春完美境界文绉五甲無響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