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田穉的意思、田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田穉的解釋

亦作“ 田稺 ”。秧苗。《詩·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穉。” 朱熹 集傳:“穉,幼禾也。” 唐 常衮 《中書門下賀雨第三表》:“郊原益茂,田稺皆登。” 清 吳錫麒 《掉角兒序·吳興道中觀插秧者》曲:“風來暗長,雨來更肥。嬌兒比一般田穉,煞費栽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權威詞典和文獻資料,“田穉”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秧苗或幼小的禾苗,屬于古代農耕用語。異體寫法為“田稺”,其中“穉”通“稺”,即現代漢語的“稚”字,表示幼小、未成熟的狀态。

二、詞源解析

  1. 構詞結構:由“田”(耕地)和“穉”(幼小)兩個名詞組成,屬于偏正結構短語。
  2. 最早見于《詩經·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穉”,此處指保護幼禾免受蟲害。
  3. 朱熹在《詩集傳》中注解:“穉,幼禾也”,明确其指代農作物的幼苗階段。

三、文獻用例

  1. 唐代常衮《賀雨表》用“田稺皆登”描述雨後莊稼生長;
  2. 清代吳錫麒《觀插秧》曲詞“嬌兒比一般田穉”,以拟人手法表現秧苗的嬌嫩;
  3. 元代農書常以此詞記錄作物培育過程。

該詞現已罕用,多見于古籍文獻中,現代漢語中更常用“秧苗”“禾苗”等表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田穉的意思

《田穉》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指的是田地中的秧苗。在農業中,種植者會将稻谷、小麥等農作物的種子先種植在育苗田中,待苗長成後再移植到正式的田地中。

拆分部首和筆畫

《田穉》的部首是田,由4個筆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田穉》是中國漢字的一部分,源于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繁體字中,田的形狀稍有不同,但仍然保留了原始的意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形狀和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田穉》的田字在古代可能會以不同的方式書寫,但其基本的形狀和含義不會變化。

例句

1. 田穉初長成後,農民會将其移植到大田中。

2. 種植者需要經常澆水,以确保田穉的生長和發育。

組詞

田穉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田畦、稻田等。這些詞語與農業和田地有關。

近義詞

田穉的近義詞可以是稻苗、麥苗等,它們指的都是作物的幼苗。

反義詞

田穉的反義詞可以是稻谷、小麥等,它們指的是成熟的農作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