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aws in the wind—from one learn all] 嘗嘗鼎裡的一塊肉,可以知道全鼎内的肉味,比喻根據部分得知全體
語本《呂氏春秋·察今》:“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嘗嘗鼎裡一片肉的味道,可以知道整個鼎裡的肉味。比喻根據部分可推知全體。 宋 王安石 《回蘇子瞻簡》:“得 秦君 詩,手不能捨……餘卷正冒眩,尚妨細讀,嘗鼎一臠,旨可知也。” 朱自清 《*********先生怎樣走着中國文學的道路》:“可惜這部詩選又是一部未完書,我們隻能夠嘗鼎一脔!” 吳丕績 《<六朝文絜箋注>前言》:“總的說來,這本選集,對希望欣賞六朝文的讀者而言,可以嘗鼎一脔,也可作為研究的初步階梯。”
“嘗鼎一脔”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詳細用法或典故,可參考《呂氏春秋》原文或權威詞典。
「嘗鼎一脔」是一個常見的漢語成語,下面為您介紹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嘗鼎一脔」意為嘗試一絲,表示在嘗試某事物時隻獲得了一個小片段或一點點的信息。
「嘗鼎一脔」的部首是「口」(kǒu)和「片」(piàn),總共包含8個筆畫。
該成語源于《左傳》中的「叔向嘗鼎」。據說,叔向是周朝的大臣,他嘗試去鼎中品嘗肉的時候,隻能夠嘗到一塊很小的肉片。
「嘗鼎一脔」的繁體字為「嘗鼎一脞」。
在古時候,「嘗鼎一脔」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其意思是相同的。
他在研究時隻嘗鼎一脔,對于這個課題并沒有收集到太多的資料。
組詞示例:嘗試、嘗味、一片、一絲。
近義詞示例:得到一丁點、有微末收獲、收獲甚微。
反義詞示例:豁然開朗、獲益匪淺。
以上是有關「嘗鼎一脔」的解釋和相關信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