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傳為 黃帝 輔臣。《韓詩外傳》卷八:“﹝ 黃帝 ﹞乃召 天老 而問之曰:‘鳳象何如?’”《後漢書·張衡傳》:“方将師 天老 而友 地典 ,與之乎高睨而大談。” 李賢 注:“《帝王紀》曰:‘ 黃帝 以 風後 配上台, 天老 配中台, 五聖 配下台,謂之三公。’”後因以指宰相重臣。 唐 杜甫 《奉留贈集賢院崔于二學士》詩:“天老書題目,春官驗讨論。”
“天老”一詞的釋義可綜合古籍記載與現代詞典解釋,分為以下幾方面:
黃帝輔臣
據《韓詩外傳》記載,“天老”是黃帝的輔臣,負責解答祥瑞之兆(如鳳凰形象)的象征意義。在《後漢書·張衡傳》中,天老與地典并稱,被描述為黃帝“三公”之一,地位相當于宰相重臣。
引申為尊稱
在傳統文化中,“天老”可引申為對年長者的尊稱,喻指其智慧與經驗如天般高深,但此用法多見于現代詞典的比喻性解釋。
古籍出處
《帝王紀》記載黃帝以天老配“中台”,與風後(上台)、五聖(下台)共為三公,輔佐朝政。唐代杜甫詩《奉留贈集賢院崔于二學士》中“天老書題目”一句,即以“天老”代指當時掌管文翰的重臣。
形象描述
《韓詩外傳》詳細記載天老向黃帝描述鳳凰的形象,如“鴻前麟後,蛇頸魚尾”等特征,凸顯其作為祥瑞解讀者的角色。
“天老”的核心含義源于上古官職,後成為德高望重者的代稱。其釋義應以古籍記載為主,其他引申義需結合語境謹慎使用。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韓詩外傳》《後漢書》等文獻原文。
《天老》是一個漢字詞語,其中的“天”指的是自然界的宇宙和天空,“老”指的是年長、年老的意思。因此,《天老》可以理解為指宇宙的長久存在、萬物的年老。
《天老》的部首是“日”,表示太陽。它的拆分部首是“一”,表示一條筆畫。《天老》總共有4個筆畫。
《天老》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而在古代經典文獻中有所提及。在古代繁體字書寫中,它的寫法為「天囧」。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天老》在古時候的寫法為「天囧」,「囧」字是用來表示宇宙的形狀和天地的邊界。
詩句:天老孤舟,霜鬓風鬟。
出處:杜牧《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
翻譯:老去的船在天空下,我霜白的發絲隨風飄拂。
組成《天老》這個詞的兩個漢字都可以和其他字組合成不同的詞彙,例如:天空、天堂、老人、老去等。
《天老》的近義詞包括天長、天大、久遠、老去等,它們都有類似地指向時間的概念。
《天老》的反義詞可以是新生、年輕、少年等詞彙,因為它們表示與老去、年長相對的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