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自然和順之理;天地之和氣。《莊子·庚桑楚》:“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為然。”《莊子·知北遊》:“若正汝形,一汝視,天和将至。” 成玄英 疏:“汝形容端雅,勿為邪僻,視聽純一,勿多取境自,然和理歸至汝身。”《淮南子·俶真訓》:“含哺而遊,鼓腹而熙,交被天和,食于地德。” 唐 孟郊 《蜘蛛諷》詩:“萬類皆有性,各各禀天和。”《紅樓夢》第十六回:“且父母在家,思想女兒,不能一見,倘因此成疾,亦大傷天和之事。”
(2).謂人體之元氣。《文子·下德》:“目悅五色,口肥滋味,耳淫五聲,七竅交争,以害一性,日引邪欲,竭其天和,身且不能治,奈治天下何!” 晉 葛洪 《抱樸子·道意》:“精靈困於煩擾,榮衛消於役用。煎熬形氣,刻削天和。” 宋 蘇轼 《和寄天選長官》詩:“虛懷養天和,肯徇奔走鬧。”《封神演義》第一百回:“ 李靖 等慰之曰:‘陛下當善保天和,則臣等不勝慶幸。’” 清 顧炎武 《寄子嚴》詩:“不幸喪厥明,猶能保天和。”
(3).天氣和暖。 明 何景明 《立春日作》詩之二:“鳥鳴知天曙,冰泮知天和。”
“天和”是一個多義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其不同維度的詳細解釋:
自然和諧之理
指天地萬物遵循的和諧規律,強調自然界的整體協調性。例如《莊子·庚桑楚》中提到的“同乎天和”,即順應自然法則的和諧狀态。
天地之和氣
表現為自然界的平衡狀态,如四季更替、陰陽調和等,是萬物生長的基礎。
在中醫中,“天和”指人體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天氣和暖
指氣候溫和宜人,如明代何景明詩句“冰泮知天和”中描述春季回暖之景。
人體元氣
指維持生命活動的根本能量,如《文子·下德》提到過度欲望會“竭其天和”。
麻将術語
指莊家起手摸到14張牌直接和牌(即“天胡”),概率極低(約33萬分之一)。
人名寓意
作為名字時,“天”象征廣闊與志向,“和”代表和諧從容,組合寓意追求遠大理想與平和心境。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中醫、日常用語等多領域解釋,完整信息可參考相關來源。
《天和》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天空和大地之間的和諧、統一。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天”和“和”。
根據《康熙字典》,《天》字的部首是“大”,《和》字的部首是“口”。
《天》字有四畫,按照筆畫順序依次為橫、豎、豎、豎。
《和》字有八畫,按照筆畫順序依次為捺、撇、橫、豎、撇、捺、豎、橫。
《天和》一詞來源于古代文獻,最早出現在《論語》中。它所表達的意思是指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平衡的狀态。
《天和》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依然是“天和”,沒有改變。
按照古代漢字的寫法,《天和》的字形可能會有些許差異,但基本結構不變。
1. 在和諧的天和中,人類可以與自然共生。
2. 唯有實現天和,人類社會才能獲得真正的進步。
和平、和諧、和睦、天地、天命、天道、和悅、天人、和樂。
和諧、和睦、和樂、協調、統一。
沖突、不和、不協調、分裂、對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