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特煞的意思、特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特煞的解釋

猶忒煞。特别厲害。 元 馬緻遠 《薦福碑》第三折:“這雨水平常有來,不似今番特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特煞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地域色彩的方言詞彙,主要通行于江淮官話區(如江蘇、安徽等地),其核心含義為“特别”“格外”,強調程度超出一般水平。以下從詞典釋義、用法及語源角度分述:


一、核心釋義

  1. 程度副詞

    表示某種性質或狀态達到非常突出的程度,相當于普通話的“極其”“非常”。

    例:“今朝特煞熱”(今天特别熱)。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

  2. 強調特殊性

    突出事物或行為的獨特性,含“與衆不同”之義。

    例:“他做事特煞認真”(他做事格外認真)。

    來源:《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二、方言用法解析


三、語源與演變

  1. 單字溯源:

    • “特”:本義為“單獨、突出”(《說文解字》:“特,樸特,牛父也”),引申為“特殊”。
    • “煞”:通“殺”,表極緻(如“笑煞人”),後虛化為程度副詞。

      來源:《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近代漢語虛詞研究》(語文出版社)

  2. 複合詞形成:

    二者疊加強化程度義,類似“極其”“分外”,屬方言中的副詞複合構詞。


四、現代使用建議

在普通話交流中,該詞仍屬方言詞彙,正式文本建議替換為“特别”“極其”等通用詞。方言文學或口語中可保留其地域特色。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參考資料:

  1. 《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
  2. 《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
  3. 《江淮官話研究》,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8年。
  4. 《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5. 《近代漢語虛詞研究》,語文出版社,2015年。
  6.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網絡擴展解釋

“特煞”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tè shà,主要用于形容程度極深或特别厲害。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特煞”由“特”(強調突出)和“煞”(表示程度極深)組合而成,整體意為“特别厲害、極其”。例如,元代馬緻遠的《薦福碑》第三折中提到:“這雨水平常有來,不似今番特煞。”,此處形容雨勢遠超平常。

  2. 詞源與用法

    • 古漢語語境:多見于古典文學作品,現代使用較少。
    • 近義詞:忒煞(同義,強調極端程度)、非常、異常。
    • “煞”的解析:讀作shà 時,可表示“極、很”,如“煞費苦心”;讀作shā 時則與“殺”“刹”相關,如“煞尾”。
  3. 示例與延伸

    • 文學例句:“這場大雨非比尋常,特煞猛烈。”
    • 現代場景中,可用“極其”“特别”等詞替代。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獻,表達強烈程度,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戲劇文本。

别人正在浏覽...

傲然邊緣布袋補接不挑之祖逋逸參觐叉道暢明吹乳春院瑽然搭袱怠業到月得巧貂襜斷弦再續凡倫廢舊風閃幹暵功率計骨學耗散懷術諱屈穢誣唿啦或則劫人金阊亭今代荊楊聚變看錢奴刻期孔業窺筒裡闳龍媒緑内障馬轭滿天某地庖羲偏昵騎曹不記馬取煖三七分羶慕生榮亡哀雙足重繭疏屦松醪春特區無生鄉無由香朗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