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藤實做的酒杯。《太平廣記》卷四○七引 唐 王叡 《炙毂子》:“藤實杯出 西域 ,藤大如臂,葉似葛花,實如梧桐,實成堅固,皆可酌酒。自有文章,映徹可愛。實大如杯,味如荳蔻,香美消酒。”亦稱“ 藤杯 ”。 唐 王勃 《贈李十四》詩之四:“風筵調桂軫,月徑引藤杯。”
“藤實杯”是古代一種用藤本植物果實制作的酒杯,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基本定義
藤實杯指用藤實(藤類植物的果實)制成的酒杯。根據《太平廣記》記載,這種杯子産自西域,藤莖粗如手臂,果實類似梧桐子,成熟後質地堅硬,適合盛酒。
特點與用途
曆史記載
唐代文獻《炙毂子》(作者王叡)詳細描述了藤實杯的産地和制作工藝,表明其在唐代已作為西域特色器物傳入中原。
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詞或文獻原文,可參考《太平廣記》及王勃詩作。
《藤實杯》是一個漢字詞組,它由三個字組成,包括「藤」、「實」和「杯」。
「藤」的拆分部首為「艹」,它包含15個筆畫;「實」的拆分部首為「宀」,它包含5個筆畫;「杯」的拆分部首為「木」,它包含7個筆畫。
《藤實杯》是由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藤」指的是一種蔓生植物,一般用于制作家具和編織工藝品;「實」指的是實心、真實的意思;而「杯」指的是一種容器,用于飲水或飲酒。
《藤實杯》是「藤實杯」的繁體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藤」的形狀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整體結構基本保持一緻;「實」的寫法在不同朝代和地區也會有一定差異,但整體輪廓較現代保持相似;「杯」的古代寫法相對穩定,形狀與現代相似。
1. 我們在藤實杯的盛載下,一起分享了歡樂的時光。
2. 我喜歡用藤實杯子喝茶,感覺更加貼近自然。
藤草、實在、杯子
蔓草、真實、酒杯
木杯、虛幻、罐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