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踏水的意思、踏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踏水的解釋

亦作“蹋水”。1.臨水;傍水。 唐 韓翃 《送監軍李判官》詩:“踏水回金勒,看風試錦裘。” 唐 無名氏 《漁父·和張志和詞》之十二:“料理絲綸欲放船,江頭明月向人圓,尊有酒,坐無氈,抛下漁竿踏水眠。” 唐 韓偓 《玩水禽》詩:“向陽眠處莎成毯,蹋水飛時浪作梯。”

(2).遊泳方式之一。胸脯以上露出水面,兩足在水下踩踏而行。《水浒後傳》第十五回:“ 李逵 道:‘不消尋船,你跟我來。’牽着手,踏水行去,如登平地。”《三俠五義》第四九回:“見他仍然踏水奔至小船,脫了衣靠。”

(3).謂行走于水面。形容本領異常。《花月痕》第四八回:“那 淮南 北江左右官軍,被妖婦駕雲踏水,叫住就住,放行就行,恰似綫抽傀儡一般。”

(4).腳踏水車戽水。 宋 辛棄疾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詞:“北隴田高踏水頻,西溪禾旱已嘗新,隔牆沽酒煑纖鱗。” 清 祝鹹章 《踏車行》:“賣來賣去苦錢水,僱人踏水無昏曉。” 清 陳均 《踏車歎》:“雨少踏水入,雨多踏水出。” 高曉聲 《流水汩汩》:“你們年輕人連水都沒有踏過,真不知道踏水的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踏水”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臨水、傍水
    指靠近水域或在水邊活動。例如唐詩中韓翃《送監軍李判官》的“踏水回金勒,看風試錦裘”,描述騎馬臨水的場景。

  2. 遊泳方式
    一種特殊的遊泳技巧,上半身露出水面,雙腳在水下踩踏前行。如《水浒後傳》中李逵“踏水行去,如登平地”的描寫。

  3. 行走于水面
    形容超凡的本領或技藝,常見于文學作品中。例如《花月痕》描述妖婦“駕雲踏水”,展現神異能力。

  4. 腳踏水車戽水
    指傳統農事中通過人力踩踏水車來灌溉或排水,屬于具體勞動行為。

其他引申含義:
在成語用法中,“踏水”可比喻行動不切實際,僅流于表面(如的“行動不實際”解釋),但此義項多見于近現代引申,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用例及權威詞典定義,若需更全面例證或不同來源分析,可參考漢典及古典文學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踏水》的意思

《踏水》是一個成語,意為“走在水面上行走”。它比喻在逆境中勇往直前,毫不畏懼地前進。

拆分部首和筆畫

《踏水》的拆分部首為“足”和“水”,其中“足”表示腳,水則表示水流。該成語一共有17個筆畫。

來源

《踏水》這個成語最早見于《詩經·王風·踏莎行》:“踏莎行兮,踏莎行兮。”後來發展成成語,并廣泛用于文化、教育等領域。

繁體

《踏水》的繁體字為「踏水」。

古時候漢字寫法

《踏水》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都是“踏水”。

例句

1. 在逆境面前,他像是踏水的魚,毫不停歇地向前奔去。

2. 他們團結一心,勇往直前,仿佛能夠踏水而行。

組詞

踏水的相關組詞有:踏浪、踏雪、踏泥、踏冰等。

近義詞

與《踏水》意思相近的成語有:涉水同舟、履水登山、跨水登雲。

反義詞

與《踏水》意思相反的成語有:絕望無助、逆水行舟、力不從心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