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踏水的意思、踏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踏水的解釋

亦作“蹋水”。1.臨水;傍水。 唐 韓翃 《送監軍李判官》詩:“踏水回金勒,看風試錦裘。” 唐 無名氏 《漁父·和張志和詞》之十二:“料理絲綸欲放船,江頭明月向人圓,尊有酒,坐無氈,抛下漁竿踏水眠。” 唐 韓偓 《玩水禽》詩:“向陽眠處莎成毯,蹋水飛時浪作梯。”

(2).遊泳方式之一。胸脯以上露出水面,兩足在水下踩踏而行。《水浒後傳》第十五回:“ 李逵 道:‘不消尋船,你跟我來。’牽着手,踏水行去,如登平地。”《三俠五義》第四九回:“見他仍然踏水奔至小船,脫了衣靠。”

(3).謂行走于水面。形容本領異常。《花月痕》第四八回:“那 淮南 北江左右官軍,被妖婦駕雲踏水,叫住就住,放行就行,恰似綫抽傀儡一般。”

(4).腳踏水車戽水。 宋 辛棄疾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詞:“北隴田高踏水頻,西溪禾旱已嘗新,隔牆沽酒煑纖鱗。” 清 祝鹹章 《踏車行》:“賣來賣去苦錢水,僱人踏水無昏曉。” 清 陳均 《踏車歎》:“雨少踏水入,雨多踏水出。” 高曉聲 《流水汩汩》:“你們年輕人連水都沒有踏過,真不知道踏水的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踏水的漢語詞典釋義

踏水 是漢語複合動詞,其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一、踩水(遊泳技術)

指遊泳時直立踩水,通過雙腳交替向下蹬水保持頭部露出水面的動作。

示例:

“他水性極佳,能在深水中連續踏水半小時。”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二、踏浪(文學引申義)

古漢語中引申為“踏浪而行”,形容輕盈行走于水面,多見于詩詞意象。

示例:

唐代李白《江上吟》:“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兩頭。美酒樽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淩滄洲。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隨波”暗含踏水意象)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三、農事活動(古義)

古代指用腳踏水車灌溉農田的動作,屬農事術語。

示例:

《天工開物·水利》:“江南水田,必藉水車,人踏其樞,水激而上。”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說明:因權威詞典(如《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未開放線上免費查閱,故無法提供直接鍊接。建議通過圖書館或官方出版平台獲取紙質/電子版詞典原文核實。

網絡擴展解釋

“踏水”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臨水、傍水
    指靠近水域或在水邊活動。例如唐詩中韓翃《送監軍李判官》的“踏水回金勒,看風試錦裘”,描述騎馬臨水的場景。

  2. 遊泳方式
    一種特殊的遊泳技巧,上半身露出水面,雙腳在水下踩踏前行。如《水浒後傳》中李逵“踏水行去,如登平地”的描寫。

  3. 行走于水面
    形容超凡的本領或技藝,常見于文學作品中。例如《花月痕》描述妖婦“駕雲踏水”,展現神異能力。

  4. 腳踏水車戽水
    指傳統農事中通過人力踩踏水車來灌溉或排水,屬于具體勞動行為。

其他引申含義:
在成語用法中,“踏水”可比喻行動不切實際,僅流于表面(如的“行動不實際”解釋),但此義項多見于近現代引申,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用例及權威詞典定義,若需更全面例證或不同來源分析,可參考漢典及古典文學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哀丐葆啬獖羊碧盧炳炳麟麟不宜材官春眠淳制撮記嘀哒洞洞灟灟洞悟兒童文化宮方苞馮子材焚黃驸騄貢主冠劍好好交懷瑾昏喪火戲兒藉不的金剛座警邁靜外絶岩連班柳莊翁隆性鸾耦履洽賣賦人賣老翩翩批件平賈撬棒榷徵穣子燃灼仁悌宂糜沈謀詩癖樹幹台估塔鈴圖瓦盧頑豔惟翰暡靉污蔑險湊象骖小宴小住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