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陶甄的意思、陶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陶甄的解釋

(1).比喻陶冶、教化。《文選·張華<女史箴>》:“茫茫造化,二儀既分。散氣流形,既陶既甄。” 李善 注:“ 如淳 曰:陶人作瓦器謂之甄。”《晉書·樂志上》:“弘濟區夏,陶甄萬方。” 唐 薛逢 《送西川杜司空赴鎮》詩:“莫遣洪鑪曠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 清 陳夢雷 《贈臬憲于公》詩:“祿微堅砥礪,俗野急陶甄。”

(2).比喻造化,自然界。 宋 蘇轼 《寄題刁景純藏春塢》詩:“白首歸來種萬松,待看千尺舞霜風。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履中。”

(3).比喻君王。 五代 齊己 《送司空學士赴京》詩:“重謁往年金牓主,便将才術佐陶甄。” 明 薛蕙 《送楊石齋》詩:“累朝瞻翊戴,四海憶陶甄。”

(4).指權位或掌握權位的人。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二遊詩·徐詩》:“君抱王佐圖,縱步淩陶甄。” 宋 王禹偁 《獻仆射相公》詩之二:“五年黃閣掌陶甄,憂國翻成兩鬢斑。”

(5).燒制陶器。《明史·職官志一》:“凡陶甄之事,有歲供,有暫供,有停減,籍其數,會其人,毋輕毀以費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陶甄”是漢語中兼具本義與引申義的複合詞,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1. 本義指制陶工藝

    “陶”指黏土燒制的器物,“甄”原指制作陶器時所用的轉輪。《說文解字》釋“甄”為“陶人旋轉作坯者也”,《漢語大詞典》進一步說明該詞最初表示陶器的制作過程,如《後漢書·郅恽傳》中“甄陶品類”即用此義。

  2. 引申為教化與造就

    漢代後,“陶甄”被賦予抽象含義,比喻教化培養人才或化育萬物。《文選·張華〈女史箴〉》雲“散氣流形,既陶既甄”,此處借陶器成型過程比喻天地對萬物的孕育,《古代漢語詞典》指出其常用于形容君主教化百姓或賢者培育後進。

  3. 特指帝王權能象征

    在政治語境中,“陶甄”被引申為帝王治理國家的權柄。唐代徐铉《文獻太子詩集序》稱“敦睦九族,陶甄萬方”,《辭源》強調此用法多出現于歌頌帝王功績的文獻,暗含“掌控造化”的至高權力意象。

網絡擴展解釋

“陶甄”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典漢語詞彙,其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分析:

一、核心含義

  1. 陶冶教化
    本義指制陶器時用旋盤塑形,引申為對人或社會的教化、培育。

    • 例:《晉書·樂志上》載“弘濟區夏,陶甄萬方”,指君王教化四方。
    • 唐代薛逢詩“九流人物待陶甄”,強調對人才的培養。
  2. 自然造化
    比喻自然界創造萬物的力量。

    • 蘇轼《寄題刁景純藏春塢》中“年抛造物陶甄外”,以“陶甄”代指自然規律。

二、引申含義

  1. 比喻君王或權位
    因制陶需掌控旋盤,故以“陶甄”暗喻統治者或權力核心。

    • 五代齊己詩“便将才術佐陶甄”,指輔佐君主;明代薛蕙“四海憶陶甄”,則指君王治理。
  2. 燒制陶器的本義
    原始含義指陶器制作工藝,如《文選》李善注引如淳言“陶人作瓦器謂之甄”。

三、使用注意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晉書》《文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本才别張一軍勃馱不護細行布治村校書怠教耽毵攧錢釣線冬葵堵噎耳穴煩字分内父王高澤工業産品構磚宦海風波花腿火鴉燋慮蕉書吉日良辰久留沮惴栲栳窺拟刲宰擂台連言羅漢密谂木瘿奶水捏報女真文平圜辟位起伏羣芳如花似錦瑞令涉池绶帶米疏漏死囚牢土層土營完熟僞辯威赫赫煨乾避濕蓊郁五更吳口鄉思謝館秦樓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