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桃園結義的意思、桃園結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桃園結義的解釋

民間俗傳 三國 時 劉備 、 關羽 、 張飛 在桃園結拜兄弟。《三國演義》第一回:“ 飛 曰:‘吾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 玄德 、 雲長 齊聲應曰:‘如此甚好。’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説誓曰:‘念 劉備 、 關羽 、 張飛 ,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 玄德 為兄, 關羽 次之, 張飛 為弟。”後遂為結拜兄弟,共同謀事的典故。《天地會詩歌選·桃園結義劉關張》之一:“天下英雄居第一,桃園結義 劉 、 關 、 張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桃園結義”是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的經典典故,指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在桃園結拜為異姓兄弟的故事。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詞義解釋

桃園結義(táo yuán jié yì)字面指三人在桃園結拜的行為,後引申為志同道合者結成生死同盟的象征。基本含義是:共同承擔風險、共享利益,強調忠誠、團結和共同目标。

二、典故出處與情節

  1. 出處:源自《三國演義》第一回。三人因對抗黃巾起義而相識,在張飛家後的桃園焚香立誓,祭拜天地,結為兄弟。
  2. 盟誓内容:
    • 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 承諾:“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有難同當,有福同享。”
  3. 長幼排序:按年齡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三、延伸含義與象征

四、使用場景舉例

  1. 描述企業合夥:如“他們像桃園結義般攜手創業”。
  2. 比喻友誼深厚:如“戰友們戰場上的情誼堪比桃園結義”。

五、擴展知識

提示:該典故為文學創作,曆史上三人并未正式結義,但《三國志》記載他們“恩若兄弟”(網頁未提及,此為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桃園結義

《桃園結義》一詞意指在桃園中結成的義兄弟關系。這是一個典故,來源于中國古代曆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段故事。

拆分部首和筆畫

《桃園結義》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兄,其中木是框構部首,表示與樹木、森林等相關;兄是形聲字部首,表示與兄弟關系相關。它由12個筆畫組成。

來源

《桃園結義》源于中國古代曆史小說《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是根據曆史上的三國時期(公元220-280年)改編而成的。故事講述了三國時期劉備、關羽和張飛在桃園中結成的義兄弟關系,彼此發誓要共同抗擊曹操的統治。

繁體

《桃園結義》(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作《桃園結義》的漢字可能存在一些變化。例如,可能使用更繁複的字形或結構。

例句

1. 《桃園結義》是中國文學中一個重要的典故。

2. 他們在桃園中舉行了一次莊重的《桃園結義》儀式。

組詞

1. 桃花:桃園中盛開的花朵。

2. 結拜:宣誓結成兄弟姐妹關系。

3. 義兄弟:因結拜而建立的兄弟關系。

近義詞

結拜、結成兄弟關系

反義詞

解散、取消結拜關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