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逃相的意思、逃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逃相的解釋

戰國 時 齊 於陵仲子 居 楚 , 楚王 聞其賢,欲聘為相, 仲子 不從,偕妻逃去,與人灌園為生。見 漢 劉向 《列女傳·楚於陵妻》、 晉 皇甫谧 《高士傳·陳仲子》。後因以為不仕之典。 唐 張九齡 《九月九日登龍山》詩:“灌園亦何為, 於陵 乃逃相。” 唐 李德裕 《近于伊川蔔山居将命者畫圖而至欣然有感聊賦此詩兼寄上浙東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鶴》:“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逃相”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戰國時期齊國名士陳仲子(又稱於陵仲子)拒絕擔任楚國相位、攜妻隱居的故事。後引申為不願出任高官、選擇隱退的典範。

  2. 典故出處
    陳仲子因楚王慕名欲聘其為相,但他不願從政,遂與妻子逃至鄉野,以種菜澆園為生。此事記載于漢代劉向《列女傳·楚於陵妻》和晉代皇甫谧《高士傳·陳仲子》。

  3. 引申象征
    唐代詩人張九齡曾用此典表達隱逸志向:“灌園亦何為,於陵乃逃相”(《九月九日登龍山》),體現對仕途的疏離态度。

讀音與結構

注意事項

部分詞典(如)将其解釋為“逃避責任”的成語,但根據多數文獻考證,該詞核心含義與曆史典故直接相關,建議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

如需進一步查閱,可參考《列女傳》《高士傳》等古籍原文或相關詩詞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逃相》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逃相》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逃亡的樣子或逃亡的狀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逃相》的部首是辶(辵)和目,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模糊,但據考證,《逃相》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張岱的《續文獻通考·詩考三》一書中。張岱是明末著名的文學家,他曾經整理過大量的古代文獻,并在其著作中首次使用了《逃相》。

繁體

《逃相》的繁體字為「逃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字典中,漢字「逃相」一詞的拼音注音為táo xiàng,與現代拼音相似。雖然古代的漢字書寫形式與現代不同,但其意義和用法基本相同。

例句

1. 他逃相慌張,抓緊時間逃離現場。

2. 房間裡彌漫着逃相的氣息,他們一定是突然逃離了。

組詞

逃亡、逃走、逃跑、逃離、逃遁。

近義詞

逃亡、逃走、逃離。

反義詞

到位、歸來、返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