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西王母 的仙桃。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桃實千年非易得,桑田一變已難尋。” 鄭澤 《七夕赴城》詩:“嫁錢能十萬,桃實詎千年。”參見“ 桃核 ”。
“桃實”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兩類:
指西王母的仙桃,象征長壽與仙境,常見于詩詞典故。例如:
此類用法多與“桃核”關聯,體現道教文化中“蟠桃延壽”的傳說(參見《漢典》《滬江詞典》釋義)。
桃的果實(薔薇科植物)
作為中藥材時,桃實指桃(Amygdalus persica)或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的成熟果實,别名“桃子”。其性味甘酸,具有生津潤腸、活血消積等功效,但需注意果核(桃仁)含微量毒性,不可過量食用。
台灣特有植物
部分地區将“桃實”稱為“桃實百日青”,屬羅漢松科,别名土杉、埔裡百日青等,主要分布于台灣中部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區。
兩種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文學作品中多指神話意象,而植物學或醫藥領域則為實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神農百草秘方》等權威來源。
桃實是指桃子的果實,也可以用來比喻成果或成就。
桃實的拆分部首是木和⺆,總共有9畫。
桃實這個詞的來源很簡單。桃實的“桃”是指桃樹的果實,“實”指果實,兩個字合在一起就表示桃子的果實。
在繁體字中,桃實的寫法基本上與簡體字一緻,隻是一些筆畫的書寫順序會有所不同。
在古時候,桃實的漢字寫法與現在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區别。古代人們對于桃實并沒有進行太多的變形或篆刻,所以在形狀上與現在的桃實字相似度很高。
1. 桃仙就是種桃子的人,一年到頭都能品嘗到新鮮的桃實。
2. 他在工作中付出了很多努力,如今終于能夠品嘗到桃實了。
組詞:桃實樹、桃實香、桃實盈箱。
近義詞:桃子、桃果。
反義詞:桃花、未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