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犬瓦雞的意思、陶犬瓦雞的詳細解釋
陶犬瓦雞的解釋
陶土做的狗,泥土塑的雞。比喻徒具形式而無實用的東西。
詞語分解
- 陶的解釋 陶 á 用黏土燒制的器物:陶俑。陶粒。陶瓷。陶管。陶器。 制造陶器:陶冶。陶鑄。 喻教育、培養:陶化。陶育。陶染。熏陶。 快樂的樣子,使快樂:陶然。陶醉。陶陶。 古同“淘”,洗。 姓。 筆畫數:;
- 瓦雞的解釋 陶制的雞。常用作屋飾。意謂徒具形式而無實用。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立言上》:“夫陶犬無守夜之警,瓦雞無司晨之益。”
網絡擴展解釋
“陶犬瓦雞”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基本解釋
- 字面意思:陶土燒制的狗、泥土塑成的雞。
- 比喻義:比喻徒有形式而無實際用途的事物,或指外表看似有用但毫無能力的人或物。
出處與典故
源自南朝梁元帝蕭繹的《金縷子·立言上》:“夫陶犬無守夜之警,瓦雞無司晨之益。” 意指陶犬不能像真犬守夜,瓦雞無法像真雞報曉,強調其虛有其表的特性。
結構與用法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由“陶犬”和“瓦雞”并列組成)。
- 詞性色彩:含貶義,常用于批評事物或人華而不實。
- 應用場景:作賓語或定語,如“這些設計不過是陶犬瓦雞,毫無實用價值”。
例句與延伸
- 古籍用例:明代《幼學瓊林》提到“何殊陶犬瓦雞”,形容無用的城狐社鼠。
- 現代引申:可形容脫離實際的發明(如紙上談兵的理論)、虛設的制度等。
補充說明
- 權威釋義:全國農業博物館将其定義為“徒具其型而無其能”的典型代表。
- 反義對比:與“真才實學”“務實有效”等詞形成反差。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文獻引用或曆史背景,可參考《金縷子》或《幼學瓊林》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解釋
《陶犬瓦雞》是一種成語,意為形容事物表面看起來相似,但實質上截然不同。
拆分部首和筆畫
《陶犬瓦雞》的拆分部首為“陶犬瓦雞”,其中“陶犬瓦雞”都是單獨的字。
- “陶”字,部首為“阜”,總筆畫數為11。
- “犬”字,部首為“犬”,總筆畫數為4。
- “瓦”字,部首為“瓦”,總筆畫數為5。
- “雞”字,部首為“鳥”,總筆畫數為7。
來源
《陶犬瓦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燕策一》中。
繁體
在繁體中,陶犬瓦雞為“陶犬瓦雞”。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陶犬瓦雞可以分别寫作“陶犬瓦鵝”。
例句
這個光盤看起來像原裝正版,但實際上是《陶犬瓦雞》,質量很差。
組詞
陶犬瓦雞沒有組成其他詞語。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華而不實”、“滄海一粟”等。
反義詞
反義詞為“實事求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